五行不能燃烧指什么?
“五行”的“火”,不是现在意义上的“火”。 “五行”之“行”读xíng,它是东方朔《五岳名山图》中,记载五岳的排序,以“五行”为序,指的是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这与我们今天说的“五行”没有本质的关系。
“五行”之“火”,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单位——一炬之火,谓之“一火”;两炬之火,谓“二火”;三炬之火,谓之“三火”…… 一天共有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是由两根蜡烛组成的火炬来计时的,一个白天和一个黑夜总共24个小时,因而一昼夜也分作12个时段,每段两个小时,每个时段用一根蜡烛来照明。
早上6点到8点的时间段叫做“寅时”,这时第一根点燃的蜡烛熄灭了,计时开始进入第一个环节——“卯时”,这时再点燃一根新蜡烛。以此类推,半夜0点至2点的时候,最后一根蜡烛熄灭,计时结束,第二天开始了。 这种计时方法与现代的钟表计时法不同(现代的钟表计时法是使用12小时制),而是一种古罗马时期的“日晷(guǐ)”计时法,这种计时法被称为“十二经络时制”。
这种计时法被传入日本后,深受日本人民喜爱,至今仍在使用。 在日本,人们仍然使用“火”来表示时间——上午9点到11点为“未火”,中午11点到下午1点为“午火”…… 直到现代文明传入日本后,他们才逐渐改用我们现在的“时钟”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