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怎么引入中国的?
首先,很感慨还能回忆起十年前的往事。那时候我在中远(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做海运业务(就是现在的集装箱海运出口),那个时候我们客户主要是外贸公司或者工厂,他们以托盘形式发货到香港,我们负责办理海运、报关等事宜,客户直接找船公司订舱就行啦;偶尔也有货代公司或者个人来找我们代理进出口业务,毕竟当时业务量都比较大而且操作模式相对简单。 后来随着电商的兴起和跨境电商政策的扶持,出现了一大批致力于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以卖衣服、饰品、电子产品为主,他们大多没有自己的海外仓储,所以前期的业务都是委托国内有海外仓的物流企业代为仓储、发货。当然,这个时候物流企业就已经有了“物流”+“商务”的组合形态了,因为物流行业本身就是服务于贸易的。
到了2013年后,由于政策引导,很多具备跨境资质且资金雄厚的物流企业开始大量布局海外网络,同时,因为物流企业对供应链流程的优化和系统集成能力比货代公司更加突出,所以很多中小型的货代企业开始与物流企业合作,由物流企业提供综合性的供应链服务。此时,物流企业的边界已经变得模糊,因为他除了提供运输、仓储服务以外还增加了支付结算、报关报检、国际物流咨询等多项增值服务。
时至今日,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刺激下,一大批兼具“互联网基因”的综合性物流服务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他们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了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链接,并提供了智能化、标准化、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作为传统运输、仓储企业,我们需要加快转型步伐,主动适应和引领行业发展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