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五行属性怎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简单说明一下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以及它和中医的关系。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先民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总结出来的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并用以比喻五种行为:仁、义、礼、智、信。(这里不讨论金木水火土本身是什么,只讨论这五种行为。) 在《黄帝内经》中,这五种行为分别对应五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在汉代,有人将这种对应关系推广到五官:“目者肝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肺脏者,其窍在鼻”“大肠者,其窍在口”“小肠者,其窍在耳”。后来,在五代时期的药物书籍《日华子本草》中有了详细的描述: “明目,益气,除虚劳,补中,坚筋骨,止渴,润肺。治头昏。养肝气,补肺气,益肠胃。明目,利小便,散水肿。久服瘦人。” 从上面的引文中可以看出,金在五行的属性被理解为“收敛”“凝聚”。因为“刀剪”等金属工具都是收拢的。 那么“金克木”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是指金属性质的刀剪等器具有收拢的作用,可以用来砍断树木(实现“木”的消耗),但这里的“金”并不是指金属单质,而是指含有金属元素的器皿——无论是铁锅还是银碗都可以用来盛饭,但用铁筷子吃饭就会影响健康。也就是说,古人把含金属元素的器皿当作一种具备整体性与凝聚性(收敛)的物质看待,认为它可以影响到食物的吸收(营养的吸收),进而影响到人的健康与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