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选择专业还是学校?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好像考研择校择专业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啊!不就是挑个985、211这样的好学校嘛!或者是选个专业排名靠前的院校和学科呗~ 可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真的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只要稍微用点心思就能做到吗? 并不是的! 对于很多双非院校的学子来说,他们连去名校读研的机会都很渺茫; 而对于一部分名校学子来说,他们只能接受“降维”报考,被迫选择一些学科实力很弱的学校的冷门专业…… 为什么考研择校择分会如此困难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大部分考生而言,信息渠道太窄了! 如果说本科院校层次决定了一个人的起点的话,那么对考研人来说,能去到的下一站就是终点了。 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在择校的时候除了自己本科院校外就仅仅知道两所知名高校——本校和985/211,再往上就很难了。
其实有很多优秀的大学、实力强的大学和学科都是被严重低估的。比如上海科技大学、深圳理工大学等新兴大学的很多学科专业都非常强,甚至超过了部分老牌985高校和211高校(具体可看下面这篇推文)。 第二,对大部分人而言,自我定位不准确! 我见过很多学生都会有一个错误的想法——觉得自己成绩不错,本科也是双一流高校,考一个比自己本科好的学校就应该没问题了吧? 事实上,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因为考研比的是谁能够更精准地确定自己的目标并且全力以赴地实现它,而不是谁的成绩更好。 第三,对考生而言,自身实力有限! 一般来说,我们所说的自身的实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能力;二是资源能力。
有些学生可能觉得我在开玩笑吧!你难道还认为现在的考研学子没有这两项基本的能力了吗? 的确是的! 因为很多同学是跨专业的,之前一点相关的基础都没有,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本学科的普遍水准;同时现在辅导班越来越多,各种考研资料也层出不穷,如果不用心学习是很难找到真正有用的资料的。 第四,考研难度太大,可选择的空间变小了! 和高考相比,考研的难度更大。这是因为每个高校的招生名额都很少,以北京为例:2019年北京各高校招生计划总数为6.4万,而当年北京市有37万左右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可见竞争之激烈。 所以,综合来看,目前市面上的那几本《择校宝典》虽然能够提供参考价值,但并不适合所有的人使用。毕竟每个人具体情况都不一样呀,别人可以成功的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
所以,我给大家推荐一下我最近在用的这款软件——“考研狗帮app”。这是一款专门针对基础薄弱型考研群体打造的免费智能择校工具。该应用集AI大数据分析与科学择校模型于一体,能够根据用户的个人基础水平和期望水平快速匹配合适的目标校和专业方向。而且它还完全免费哦!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既然选择了考研这条道路,那就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吧!只有当你到达彼岸的那一刻时才会发现,所有的艰辛都值得! 现在开始准备考研已经不算早啦,如果你正打算考研或者正在备考中,一定要好好利用这款神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