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字五行属什么?
汙字五行属性为水,读音为wū ,本义:1、水不清洁。2、引申为脏;有污点。3、通"淤"。水流因受阻而停止或倒流。
汙字的具体释义:
1、水不清洁
如《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楚辞·渔父》:“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
2、引申为脏;有污点
如梁启超《公德》:“己之所染者汚也,而并以汚人;己之所行者不美也,而并以美他。”
3、通"淤"。水流因受阻而停止或倒流
如《汉书·沟洫志》:“而使外泄,绝南行呼沱、滹沲之通,壅溃日增,败迹日远,万世之功自此而堕。又时令从安成凿西渠,绝汾,注大河,使呼沲不敢肆,令西朝溯流。”唐武元衡《出塞》诗之一:“北州蓄兵勇,异代满旗旂。临阵用皇威,庙堂勤远持。虏骑速若羽,戍边安足恃。令节一来斯,於今寡馀智。”
相关例句:
1、吾子之言,於我心有甚害者,是以君子贱焉,而不行於鄙也。君子之於射以存事也,是故圣王之制礼乐,而德泽流溢於下,必务於射。设以宾兴天下之贤才,比以官以论其贤者。贤者,进而养於上,射以观盛德。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故事贤者.上也。射以观德行。何以言之?夫射者,小物也,而可以观大行。美志令心,礼之微,形於心,可以观行矣。故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是以言,射者尽志。毕礼而反。先王以长有争射,故以观誓德。今之射者,反於古者。古者以仁.礼.敬.乐为固,今则以烦服自覆,以官恠自乐,以庸奴自助,以弓失为远,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则发,发尔中乎。不正不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正己有五:身不正.心不正.气不正.力不正.持弓弩不正。五者不正,则不发。发必不中矣。是以有操弓之士,终身不中,其用心,不一也。故仁者天下之表也。仁者,天下之正也。射者自正於表正者,可以观德矣。德者心之所行也。故心和体正,发皆中节。足乎己,乐乎天。无幽不显。诚者,圣人之德也。何以言之?《诗》曰:“习射於棚。试白马,仪宾以择,习仪礼。”大哉,射乎!故先王以是选贤才,建事立功,为国立政,功立名成,大德行於子孙。故诗曰:“不誇不卑,不谄不骄。君子是识,射夫百世之为烈也。若夫差以多射,行礼,无德行。何以言之?《诗》云:“以御田祖,言无德行也。”
2、或曰:“子既以不射为务,而曰‘圣王制之’何也?”子墨子曰:“古之民,皆不知射,中古以不射为务。得善而持之,得良而教之。至於古之神王有圣人作,若俱以不射为务者,是以民大乱。强者劫弱.众者暴寡.勇者恐怯.壮者凌衰。是以天下之人民,以水火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