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经常流汗怎么回事?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皮肤很爱流汗,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请专家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一下吧。
小儿出汗,中医称“盗汗”,由于阴阳失调,肺脾气虚,或兼湿困,以致气化不行,汗液外泄,或因阴虚热盛,迫津外出。气虚盗汗,兼有肢体酸软,面色萎黄,舌苔白,脉大无力。阴虚盗汗,伴有五心烦热,颧红潮热,舌红,脉细数。
小儿出汗,除了生理性排汗外,还有病理性的,临床上称“盗汗”。盗汗有气虚和阴虚两种,孩子睡觉出汗应警惕病态,家长应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孩子睡觉出汗,应注意孩子的休息,穿宽松些,给孩子散热,注意孩子有无出现萎靡、消瘦、面色无华等症。
小儿出汗最多见于入睡以后,由于人体的神经调节功能紊乱,或体内的代谢过程较乱,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身体汗腺开放,出现汗液的分泌。这些汗液成分复杂,含有钠、钾、钙、镁等电解质,还有蛋白质、维生素及糖等。这些来自体内的酸碱物质,对皮肤起到刺激作用,使皮肤代谢加快,毛细血管扩张,为体内排毒利尿。同时,汗液的过旺分泌往往是机体体温调节能力反应迟钝,严重者可发生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小儿的身体发育和营养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婴幼儿睡着后出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特别是睡后多汗,会打破正常的人体生理功能,使孩子疲乏困倦,头晕不适,心烦意乱,记忆力减退,但是轻度盗汗对孩子的健康影响不大。
生理性盗汗:3-4岁的孩子正处在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而且小儿是纯阳之体,所以平时就容易盗汗。另外孩子睡时穿上衣服过多,盖的被子过厚,晚上开电扇或者空调,都可能引起小儿盗汗。这时只要家长注意调整孩子睡眠环境,就可以不治而愈。
病理性盗汗:如果小儿睡得出汗时,有头晕、哭闹、烦躁等情况,则可能是体内电解质紊乱,出现低钙、低磷等症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治疗,以防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