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儿童骨折了怎么办?
从两岁到十岁以前的儿童,骨钙化不足,骨纤维相对疏松,黏膜的凝血机制不完善,而且儿童的血黏度比成人高得多,这些都会影响出血时间。出血时间快慢与骨折后凝血块大小有密切关系。儿童血液中的凝血块小而且脆弱,容易破裂,在收缩力强的大关节容易出现假关节,常见的有膝关节和髋关节。那么,当儿童发生骨折时一定要做出正确的处理才行。
儿童骨折了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儿童骨折护理要遵循3大原则:尽快复元、确保关节活动以及减少疼痛。除了这3项,孩子还可以做下列一些运动:1、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活动(按摩);2、站立和坐椅上玩游戏;3、散步,但不要去拥挤和危险的地方;4、不要让骨折部位受到碰撞和再进行肢体活动;5、父母可以帮孩子伸展和转动肢体,但千万别强行拉扯;6、不能给孩子服用未经医生认可的止痛药;7、儿童使用夹板时可能感到疲劳,这时应该及时延长使用夹板的时间,不要让孩子擅自拆除。
儿童的骨骼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骨折后往往通过接骨术方法进行治疗,这样能较好的恢复患儿机体功能。在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后,应该坚持进行康复训练,这样才能使患儿更好的恢复关节的功能,减少患儿病痛。
儿童骨折康复的原则
1、确保关节活动范围:骨折治疗的目标在于实现关节的运动功能,保证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在肌肉得以愈合的基础上提早活动关节,配合物理治疗,可以使关节活动获得理想的功能。
2、减少疼痛:疼痛是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不良刺激,会阻碍骨骼及周围软组织的愈合,且易诱发并发症。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孩子的面色、肤色、呼吸、脉搏及休克的发生,及时给予正确处理。
3、保证支架或夹板固定不移位:对于四肢骨折,常用支具或夹板固定,在固定过程中注意随时核查,有无效固定的可能时,应及时就医。
4、按照治疗计划进行功能锻炼:患儿住院期间,即应进行功能锻炼。恢复肢体功能锻炼不能急于求成,锻炼方式要科学,活动量要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由浅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