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鹉是什么生肖?
这是我在豆瓣上看见的,作者不知道,侵删。 这是去年我写的关于生肖的文章,今年重新看了《百喻经》,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加上我最近在研究香道,也在思考“香气”与“人生”的关系,所以想就这篇回答做一些补充和修订(虽然知道已经晚了T.T)
先说观点:我认为“相由心生”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心相”而非“面相”;“心相”是一种精神现象,它取决于我们内心对事物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等。而面相则是由外部因素如遗传、环境等因素决定的。尽管这些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心灵,但决定我们命运的是我们的心相而不是面相。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那就是佛教中的“业报”一说。佛教认为有情众生(有感情的动物)的命运是由自己前世的所作所为(即造作“业”)所决定的,而不是由长相决定的。比如同是哺乳动物的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因为人类有智慧,能够制造复杂工具,并利用这些工具改变自然环境和自身的生理构造(这一点很多哺乳动物都做不到),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并获得了更多获取食物的机会,这样一来人类的生存状况就好于其他动物,寿命也比其他动物更长。这看似是“先天”的优势,但实际上是“后天”努力的结果。
如果我们用“相由心生”来解释上述情形,那么“心生”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呢?显然不是“相”,否则佛教应该提倡“相不由心生”了。佛教所说的“心”是指“意”(观念、想法),所谓的“相”就是“形相”或者是“相貌”。“相由心生”的意思就是:外貌(相)是随着心境(生)而改变的。这里的心相指的是情绪,如《圆觉经》曰:“一切世界,若佛出世,若不出世,风景森罗。”这里的“风”指的是“心境”。
我们再来看看《百喻经·跋梨车王故事》中讲的另一个道理:“譬如有人,以清冷水灌灭之火,不能令热,如是至至,终不可干。”“火”比喻烦恼或贪嗔痴三毒,“水”比喻布施(止恶修善)。意思是说,你身上有烦恼,就像锅里有水一样,如果不断行善像浇水一样,才能熄灭心中的烦恼之火。
在这里,佛用了一个比喻说明道德和品行是需要不断修行才能达到的。就如同用水需要不停地浇灌一样,如果你停止浇水,那这盆花迟早会枯萎。佛性就像种子,福德智慧就像泥土和水分,只要我们勤于播种(福德智慧),经常浇水(福德智慧),种子才有可能发芽(证得佛性)。可见佛性虽然是觉悟,但需要福德资粮才能显现出来。也就是说,只有福德具足(相),佛性才会显露(心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