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有什么作用?

关智元关智元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白及(学名:Bletilla stolzii),又名连及、甘根、文蛤、山姜等。属真菌植物门,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目前分布于山东、陕西、四川、湖北至云南等地,日本也有分布。 白及喜阴湿,不耐干旱与严寒。在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壤土中生长良好。

1.1 药用价值

据《本草纲目》记载:“白及,主治痈疽疔疖,跌扑损伤,血痢,肠风下血,外治疮疡,烧烫伤”;清代名医赵学敏在他的著作《本草新编》中也记载了白及的药用功效:“白及,药中之门。能消痈肿,散毒,生肌,止痛。若胃中有热毒,发为疮疡,或咽喉痹痛,或痄腮,或牙龈出血者,皆可服也。若火毒结聚而致发热,或皮肤热毒而起红疔者,此药亦可服矣。”

1.2 食用价值

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关于白及食用方法的详细信息,可供参考:“煮汁饮,浸酒饮,捣烂和米煮粥食,焙干磨粉制糕吃,煎汤炖肉吃,盐炒,醋炒,酒炒各有所宜……凡病后血气未衰,筋骨疼痛,或咳嗽痰多,饮食乏绝,积劳羸瘦,小儿痘疹,并宜食之……惟痘疹则不宜,以其性凉故耳。”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以上提到的药用价值以外,白及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其植株高约30厘米,叶片由根部的鞘状叶片向上逐渐展开,呈扇形分布,叶片中间有一条淡色的横向条纹,犹如画上的线条一般,极具观赏性。

麻肖雅麻肖雅优质答主

白芨为兰科植物白芨的干燥块茎,秋末冬初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蒸笼内蒸煮至透过外皮能看到内心呈乌黑色时取出,晒至半干,炕干。白芨味苦、甘、涩、性凉、无毒。归肺、胃、肝经。

内服,煎汤,3~10g;研末,1~1.5g。外用适量,研末掺或调敷。

白芨炭:取净白芨,照炒炭法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

1、肺胃出血。为治咯血、吐血之要药,治便血亦可用。

2、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烧烫伤、手足皲裂、水火烫伤、毒疮肿痛。能消肿生肌,敛疮止血。

3、瘰疬、鸡眼。可用于结核、痈疽等,可外用消痈和内服托毒溃脓。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