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主动管理型基金?
“主动管理”和“被动管理”的概念来源于对冲基金行业,是对于基金运作的一种风格划分。 通常来说,投资基金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通过买入一揽子股票构建组合,实现对目标资产的收益与风险的追求;另一个则是借助于对冲策略,先于市场发现错误定价的资产进行做多或是做空获取收益。前者被称为被动管理(passive management),后者称为主动管理(active management)。
当然,这种区分并不是绝对的,很多基金在运作的过程中会同时采用多种策略,而是根据策略的主次不同划分。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公募基金都属于被动管理型基金。它们的管理目标主要是尽可能接近某一基准指数的表现(通常为沪深300、中证500等大盘指数)。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这些基金通常会按照基准指数的构成搭建自己的投资组合,然后按图索骥、照猫画虎地去寻求跟指数表现一样甚至更好的超额收益。这类基金一般手续费相对较低,运营成本也比较少,但是可能无法满足投资者的个性化需求以及难以对特定行业或主题进行针对性投 资。
而主动管理型基金则恰恰相反,它的目标是超越参考指数的表现,即追求α收益(Alpha表示超额收益率)。获得高于参照指数的收益需要两种能力,一种是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能力,另外就是对于个股的选择能力。相比于被动管理型基金,主动管理型基金的择时能力和选股能力要求更高。由于需要主动调整资产结构以追求更高的收益,这样的基金往往管理费率较高,并且随着基金经理能力的差异会出现较大的业绩水平分野。虽然主动管理型基金更倾向于追求个人能力带来的绝对收益,但是投资者依然可以结合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理财目标的不同在两种类型之间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