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电子车牌有北京么?
目前全国还没有开始普及,但是已经有部分城市在试点了。 什么是“电子车牌”? “电子车牌”又称车辆电子标识或智能车牌,是基于车载自组网(ADN)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高新移动通信技术,通过安装在汽车上的专用芯片和传感器,实时采集车辆的位置、速度、时间等信息并发送给交通监控中心,自动识别车牌号、车型、发动机号等17项车辆属性信息,同时能够实现区域限行、尾号限行及特殊路段的限速管制等功能。
为什么要推行“电子车牌”?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3.4亿辆,每年新增汽车约2600万辆;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交通运输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为了推进智慧交通建设,促进绿色智能出行,国家相关部门提出了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系统(ETC)推广应用,推动实施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开展城市公交电子收费(简称PTC)改革试点等工作。而推广电子车牌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与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相比,电子车牌具有信息存储容量大、更新速度快、获取便利、传输高效等特点,有助于解决当前交通监管面临的难题,形成“以图管车”“以车控驾”的监管新模式,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怎么实行“电子车牌”? 根据交通部发布的《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关键技术》,未来电子车牌的通行方式是这样的: 当车辆进入到建设好的电子车牌监测区域内,所有相关信息都会通过电信网、互联网进行传送,交警和交通部门可以在后台实时查询和调取相关数据。 除了交警部门以外,交通部以及其他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数据中心及时获取所需的信息和数据,为科学决策、规范管理以及公共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