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如何固定击球点?

山梓涵山梓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明确一点,在乒乓球运动里不存在所谓“固定击球点”的概念,之所以出现这种感觉是因为没有很好地掌握击球技术。 什么是击球点?简单说就是球拍碰到球的位置。为什么要有击球点呢?因为如果不加限制地让球拍随便下落(不论是否加旋转)会很难掌控。所以通过抬高或降低击球点来限制球的落点就显得很有必要了——这就是所谓的调整击球点到合适位置上去。

但这里要强调:击球点不是固定不变的! 如果把人的手臂视作杠杆,那么挥拍的轨迹就相当于这个杠杆的力臂。当这个力臂的长度确定时(即击球点确定时),无论是削球还是攻球,其力量都是有上限的;如果这个力臂可长可短,那么力量就可以无限大。 在乒乓球运动中,影响击球点的因素主要包括:出手的高度、下肢发力程度以及手腕和手指的作用。其中,只有出手高度这一项是可以调整的。

以直板正手进攻为例,正常状态下(未加训练)一般都将击球点维持在身体中高位的水平(低于这个高度则说明其基本功不扎实)。如果想增加击球点的高度,可以尝试以下两种方法:

一是提高抛球(发球/接发球)的高度。可以通过适当增加踢腿动作幅度的方式来完成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发球(正手、反手、勾手),在发力阶段都应当尽量保持腰部的稳定,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击球点的高度。

二是增加上步的节奏感,即在高抬腿的同时配合合理的步伐节奏,这样也可以有效提升击球点的高度。 当然,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需要经过不断地练习才能最终实现目标。

蓬云慧蓬云慧优质答主

所谓固定击球点,就是无论对方球落在我们球台的哪个部位,我们都能将球在自身的某个固定的区域内击出。目前世界乒坛的主流技术为中远台快攻弧圈,比如马琳、张继科、水谷隼、庄智渊、萨姆索诺夫等选手的击球点都可以在离自己身体30至40公分的中远台区域固定。

固定击球点的好处非常突出:能够有效提升自身速度与力量,便于发力击球;可对来球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从而提升击球质量并降低无谓失误;可使自身动作模式更易于被同化从而提高技术连贯和击球稳定性。

在横拍选手中,马琳、波尔和萨姆索诺夫这三位不同年龄段的顶尖选手都具有极佳的“中远台技术弹性”,即在非常固定、极难做出高难度回球的击球点上完成高难度回球的技战术素质。

相持时,马琳、波尔和萨姆索诺夫能够在对手极高质量的回球攻势下将击球点固定在自己非常熟悉的区域内,而对手即便能够打出质量极高的直线位回球,三位选手也能够迅速将身体打开到极致,并在自己惯用的击球区域对质量很高的来球进行质量同样很高的回击。在变线和落点上,三位选手的回球往往能够极具实效地调动对手并同时保证了极高的回球质量,在旋转和落点上令对手难以适应。

马琳、波尔和萨姆索诺夫的中远台技术弹性的养成首先有赖于他们极佳的力量素质和快速反应素质,而他们从小进行大力量训练并培养的扎实的腿部力量和腰腹力量使他们具备了极佳的击球力量,在相持中能充分压制对手从而在对攻中抢占先机,并将击球点固定在中远台。

此外,三位选手从小便养成了在中远台击球的习惯和在中远台击球的感觉,因此即便遇到极高质量的来球,也可以通过良好的身体反应迅速调整自己,使击球点仍然能在相对固定的区域内进行高质量回球。

而在直拍选手中,庄智渊、蒋澎龙和柳承敏能够更好地将小球和相持结合,既能够充分应用中国直拍横打技术强化相持,又能够将搓球和摆短质量提高到较高水平,利用自身小球技术好和前三板威胁大的优势与对手周旋。在面对对方的大力量和高弧线的冲压时,三位直拍选手更能够在近台进行非常严密的摆短和挑打限制对方,并在相持中充分利用自身腰腿部的力量和横打技术与对手周旋,使自身击球点保持在非常固定且质量很高的区域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