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晨投资过物流企业吗?
达晨是A股市场著名的创投机构,曾经成功运作了多个明星项目,其中就包括顺丰。 但实际上,达晨对顺丰的投资并不顺利。 当年为了投得顺丰的项目,达晨花了很大的心思。 由于顺丰的控股股东深圳裕富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裕富”)是台湾上市公司,因此需要经过香港联交所和台湾地区证券监管机构的批准才能融资。
2013年5月17日,顺丰宣布启动新股票发行计划,向达晨等20名投资者发行2.7亿股新股,占扩大后总股本的23%;募集资金净额约23亿元。然而两个月之后,该笔交易却因为监管部门不同意而宣告终止。
当时有报道称,本次IPO受阻是因为深交所与商务部未批准相关交易,原因则是外资投入快递行业可能会引发“倾销”等问题。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外商投资快递行业的审批涉及商务、交通等部门,具体执行中可能涉及多地政府,因此流程相当复杂。而且从以往的案例来看,外商投资的快递公司最终大多被收购,如联邦、UPS收购捷蓝、环球邮政,TNT收购华宇等。 不过,达晨并没有气馁,他们继续寻找与顺丰合作的机会。2014年初,双方终于达成协议,由达晨出资8亿元受让李兆会等人持有的瑞东控股40%的股权,进而间接获得顺丰的部分股份。
据了解,李兆会等人是顺丰的创始团队,此次转让的股权对应的是顺丰目前的实控人。通过这一交易,达晨成了顺丰的第二大股东。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几个月之后,也就是2014年7月份,达晨就发布公告称,拟将所持瑞东的全部股权转让给顺丰母公司顺豪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豪”)。 转让价格为9.6元/股,较上次出手时下跌了5.9%,合计8.4亿元。 至此,达晨与顺丰的恩怨情仇暂且告一段落。 后来就有媒体猜测,达晨这次“折戟”可能是因为遇到财务问题,急着套现。
其实,达晨本身也是一个比较传奇的机构。 它成立于2003年4月,注册资本为3.58亿元,是国内最早设立的风险投资基金之一。成立之初,其资金主要来自国开行、进出口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招行、民生、广发等大型商业银行。 但就是这样一家实力不俗的基金,也曾出现过“失误”。 2013年至2014年间,达晨先后投资了乐淘网、掌上先机、星图导航和凯恩资本等数家企业。但令人意外的是,这几家公司的发展都远不如预期,尤其是乐淘网和掌上先机,不但亏损严重,还陷入债务纠纷被法院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