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测乒乓球转速?
我可能更接近题主所说的“业余爱好者”,高中和大学都是学校队主力和主力选手。 这个问题也是困扰我多年的问题(虽然平时打得多,但很少思考),最近看《乒乓》这部电影(真的是神作!)有了些感悟,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个人觉得旋转速度这个概念其实很模糊,很难用具体的数值表示,我们经常在“感觉上”说一个球很转;但其实真正决定旋转的是球在空气中受到的阻力、球的材质、球的形状这些物理因素。 而转速则是在击打时由于肌肉收缩导致的上旋或者下旋力矩,从力学角度来讲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所以我觉得讨论这个问题应该从旋转和转速的区别说起。 首先,我想明确一点,上旋和下旋是两种不同的旋转发球。其中上旋又可分为高吊、超高吊;下旋可分为平抽、砍球。
上旋的特点在于,当球从上向下运动时,它在经过的路径中会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可以理解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会转化为动能,使得球上下运动的速度不同),所以上旋球都会带有向前运动的趋势。 因为阻力存在且大小不同,上旋的程度就会存在差异,同时带前的幅度也会有区别(如果只考虑空气阻力这种简单的情况,上旋的程度跟球速的平方成正比,而带前幅度则是球速的四次方成正比,可见在高球中,球速越快上旋程度越轻,反之则越剧烈)。
而下旋球则没有这些“多余”的运动。它是完全依靠击球瞬间的扭力使球发生旋转。 从力量的传导过程来说,上旋是通过手指—手腕—手臂肌肉群发力,最后形成的旋转力矩使球产生自转;而下旋则是通过腿部发力和蹬伸传递到腰部,再通过转腰、收胸以及肩臂肌肉群的配合完成挥拍动作,最后形成的力矩使球产生公转。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上旋还是下旋都是从脚下发力,并通过躯干的扭转传递到手臂,最后形成对球的控制(这里只探讨了正常的发球,不包括挑打等特殊情况)。
不过,通常人们说的旋转多是上旋或下旋,这是因为这两种旋转发球比较常见,而且更容易被识别和理解。 另外再来说说转速的问题。转速其实取决于你击打球的部位,如果是击打小球的最外侧,那么它的转速会比较快;但如果不是,比如你是撞击小球的中部或者是在小球下落的过程中扫击,那么它的转速就会相对慢一些。
所以总结上来说,旋转是靠身体来发出的(通过脚部发力、躯干转动带动手臂),而转速则是由你的击球位置决定的(也可以理解为是击球力度决定的,因为这里的击球位置指的是力量传导过程中的中间状态,而不是指最外侧用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