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人如何开支?

区采瑶区采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 法人可以支配的财务权限,一般体现在公司章程里;如果是有限公司,则主要体现为董事会的职责和权限中;股东会负责决议重大事项,包括增资、减资等,董事会负责一般的经营决策(具体权限行使范围,以章程规定为准);监事会或监事负责监督。

2. 关于费用报销——只要是有合法凭据的费用,都应当取得并予以报销(包括律师费)。对于没有明确由谁支付的相关费用,原则上先由承担责任的法人个人先行垫付,再依法向责任方进行追偿。关于诉讼费、律师费等费用,在诉讼案件结案后,可凭法院判决书直接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即可。

3. 关于借款——如果法定代表人是为了企业经营需要而借的款,并且该款项已经实际用于企业生产经营,那么法定代表人的行为就属于职务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应该由公司担当。作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必自己先掏腰包来偿还欠款。但如果公司因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破产,股东还负有连带清偿责任。而如果是因为股东的个人原因导致公司无法正常运营甚至负债,那么股东就应当对自己个人的部分承担责任。

4. 如果法定代表人挪用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且数额较大,则构成挪用资金罪。

5. 对于公司资产与法人个人资产的区分: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仅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所以,一般来说,法人的个人财产和公司财产是不作区分的,法人以个人名义提供的担保也属于正常经营范围内,不存在滥用权利的行为,就不会出现企业财产和个人财产混同的情况。但公司资产最终归属于股东们,当公司资不抵债时,股东们需要用自己的其他资产继续偿还。

闵健闵健优质答主

企业法人是独立的,有民事权力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力和承担民事义务。同时,企业法人的民事权力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的依法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的终止时消灭。因此,企业法人被撤销后,就成为“无权利能力,无行为能力”的组织,丧失了在民事活动中进行各种民事活动的资格,也就是说丧失了进行各种民事活动,包括继续发放工资的资格。

因此,企业法人被撤销后,不能再继续发放职工的工资。而企业法人被撤销后,到其被依法宣布解散并进行完清算工作,这一时期内仍应发给职工一定的生活费。其标准为:企业宣布停业之日前的工资按照在职时的标准支付,宣布停业之目的后的待遇按有关规定办理。

如果企业停产后能够恢复生产的,在停产后的六个月之内,企业不发工资,而发给生活费,其标准为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本人工资的75%(具体标准各企业可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停产超过六个月,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在妥善安排劳动者生活费的前提下,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企业恢复生产后,按有关规定重新招用人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