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五行属什么好?
五行与五季的关系,是古人通过长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得出的结果,其中有着极为深刻的哲学内涵。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也就是说懂得养生的人,应该顺着四季的变化来安排自己的生活,适应温度的升高或者降低,调节情绪的喜恶,居住的地方要有适当的阴冷潮湿之处,这样才能避开致病因素,延年益寿。
中医理论中的“四时”,是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其中的“时”字,指的是每个季节的后期三分之一,也就是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夏季的最后两个月,秋季的最后两个月以及冬季的最后一个月。在一年四季中,共有八个时间点,中医称为“八节”,即立春、春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立秋、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一年有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有特定的树木花卉开放或特定的事物发生,比如雨水节气,“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所以雨水节的物候是“草木萌动”;惊蛰节气,“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此时草木发芽,所谓“春雷惊百虫”;春分节气,阳光直射赤道,所以昼夜等长;等等。 从立春一直到谷雨都是木季,在这个阶段气候逐渐转暖,雨水增多,正是万物萌发之时。
《礼记·月令》中说: “孟春之月,盛德在木。” 意思是春季的第一个月,阳气生发,草木开始生长,所以说盛德在木。这正好应了《周易》中“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道理。 在中医理论中,肝属木,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有“将军之官”之称。如果情志失调,肝气郁结,容易导致肝病发作。我们在春天就应该让心情开朗起来,以利于肝气的疏散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