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水多好不?

耿秋茹耿秋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从阴阳五行的属性上看,水在自然界的形态是流动的、滋润的,其性寒,具有阴的特点;而在人体内脏器官中,脾土属阴,肾水则是阴中之阳,具有生命的动力和功能的象征。从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上讲,水是向着阳气发展,而同时它又必须依靠阴的性质才能存在,这是一个矛盾。 但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是相互配合协调作用的,当其中某一个脏或者某一脏的一部分出现问题的时候,整个机体就会出现病变。对于中医所讲的“水”来说也是这样,它包括肾、膀胱、津液等,这些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它们对人体的功能作用都是通过阳气的作用而实现的。只有保持一个平衡,也就是保持水和气的平衡,人体才会健康。这就像自然界中的水一样,必须要有一个均衡的点,即不能缺乏,也不能泛滥。

其次,从中医基础理论讲,人体是阴阳气血组成的,而五脏更是有阴阳之分。心主火属于阳气,而脾胃肺肾以及心包络都有阴阳两个部分,而且一般是阴居阳位(如脾的运化功能在阳),阳处阴位(如胃的受纳腐熟主要在阴)。所以,在人体阴阳失衡的情况下,我们往往要补阴泻阳或补阳泻阴。 当然,这种理论只是从宏观上来讲的,其实每个脏腑均有阴阳两个方面,也就是说每一个脏腑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我们又如何能单纯地用阴阳学说去解释它呢!

从子午流注的角度来分析,一昼夜24小时,12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是阳极生阴、阴极复阳的过程,如此循环往复。早上5点~7点太阳即将升起之时,手阳明大肠经气血最旺,这个时候如果能起床活动一下身体,让阳气逐渐增加,则一天的精神都会很好。中午11点~13点,此时为阴极而生阳的时刻,此时最好能够午休一会儿,有利于阳气的生长。傍晚17点~19点,此时为一阳升腾之时,如果劳动一天,在这个时间应该做一些舒缓的运动,这样有利于体内阳气的生长。晚上21点~23点,阴气渐盛,此时应该保持安静,有利于阴气的增长。次日黎明,又是阳气生发的过程…… 总之,阴阳是在运动中实现动态平衡的。如果在这个规律下正确地生活和工作,那么人的机体就是健康的。反之,如果不遵循这个规律,则阴阳失却平衡,各种疾病就会随之而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善于调节自己的阴阳,让它始终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样才能“天人合一”,生命之树才能常青。

禹汇洋禹汇洋优质答主

水,黑色,属肾。在人体五脏中为肾,在自然界中主冬。在五音上属于羽,在颜色上属于黑,在五谷上属于豆,在五体上属于骨,在五华上属于发。其性为寒,具有滋润、下行、清洁、闭藏的特性,在正常情况下生木、侮火。

补肾水,中医也叫滋养肾阴,如果水多,则肾水不藏,会出现头重脚轻,脱发白发,梦遗早泄,小便和大便次数多等症状。所以中医所说的水,主要指肾阴虚,当出现上面说的那些症状时,可以吃六味地黄丸,或者用枸杞泡茶等来调理。

注意:中医的五行,不能字面上来理解,也不要望文生义,要知其内涵。比如火旺,好像就是身体太热,但中医所说的火旺,是说肾火虚了,出现了心阴虚的症状,如失眠、咽干口燥、烦躁等。

所以,中医的肾火虚了,也可能出现上热的症状。在中医看来,身体的本为肾,在下,肾火不足,水无以制之,所以水反侮火,出现上热的症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