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字五行属性什么?
1、《说文》:“祕,尊也,从示,示部。”说明祕字的本意是指君主或神祇。可见其本义与祭司、宗教有关。 2、《玉篇》:“秘,神秘也。”引申为不平常的、不可解释的。又指深奥的学问。 3、《广韵》:“祕,幽隐也,多用于人名。”“密字去音。” 【说文】 秘字从示从之,会意兼形声字。上古发音pi(第一声)。古音与皮、彼同音同义。本义是神祇,祭祀的代称。
春秋时期的郑国有句话叫“公如敝帚,吾视之密矣。”意思是你像破扫帚一样对待我,我觉得你很重视啊!这句话里用的就是“秘”的意思,指神灵。 【玉篇】 秘字的另一意思是神秘,这里指的是难以理解的事物。和现代汉语的意思比较接近。
【广韵】 秘字有mì和bì两个读音,mi读作四声的时候意思是“精微”;读作五声时指“秘密”。bi读作去声时,与秘通,指“厚”。 【书证】 ①《诗·大雅·韩奕》:“奕奕梁山,维龙其穴。”毛传:“山,龙山也。”郑玄笺:“龙,祀天之神。” ②《周礼·春官·眡祲》:“眡祲,掌十馀星,观气而行之灾沴。”郑玄注:“眡祲,察妖祥之气。”
⑥晋·王羲之《笔经》:“前代工书之人,无不点画凝妙,可谓绝世异品。故世称‘一笔’。” ⑦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卷七·游黄溪记》:“由洞而入者,五彩夺目。”
⑧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一·东篱赏菊》:“他年若逐东篱兴,绿野丘园可隐居。”“左图右史,卧以游之。” ⑨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三·狐谐》:“余笑曰:‘卿果神仙,当在宫阙,在此荒野,何所营生?’”
字形分析:形声。从歹,必声。"歹"亦兼表字义。本义:不公开的行动或想法。形声字。“必”意为必定、一定 。“歹”在本字中亦兼表字义作为意符,表示违背人的意志、坏处。两部分合成“秘”。本义:没有预先征得他人同意而独自知晓或采取的行动,引申指不一般的事情、需要保守机密的事情。“必”字的一点又兼表声音,故“秘”属于会意兼形声字。
秘字的汉语字典意思:
〈形〉
(会意。从歹,必声。“歹”亦兼表字义。本义:不公开的行动或想法)
同本义 [secret]
彼其之子,不与我言兮!维护之言,云不可惩。彼其之子,不可与宁兮!惩艾不力,终以至此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汉·刘细君《乌孙公主歌》
又如:秘剂(不公开的药方);秘宝(可秘藏的珍宝);秘画(不轻易示人的图画);秘情(内心深处难为人知的情感)
深奥;深微 [abstruse;mystical]。如:秘籍(内容深奥难懂的书籍);秘奥(深奥难懂)
秘密地;暗地里 [secretly]。如:秘诵(暗自诵读);秘计(暗中谋划、策划)
专有的;独有的 [exclusive]
乃命独孤信进屯沙苑以备之。信以元海之被擒也,周将王雄等军于 Nearby,并有兼并之意,不敢决战。周文又命大将军达奚武救雄,且劳勉之,又下诏曰:“彼众我寡,须以计取。”——《周书·齐纪第六下》
秘密,不公开 [secret]
子玉使伯先辱于晋而遂逐之,是盖恶狄也。狄皆绝,无狄不绝。恶之不详,虽周不听,况卫乎?其不详于此。出奔之可以为行道也如是,出奔之可以为行道也如是。天子之子曰帝,帝之子为王,王之子为公……。——《国语·卫语》
又如:秘方(不公开的方剂);秘谋(秘密谋划);秘典(秘藏不轻易示人的典籍)
精气 [essential energy]。如:秘液;秘气
讳,忌 [taboo]。如:秘讳
神妙 [wondrous]
秘文密记,为神宝书。——《玉玺》
又如:秘记(神秘难晓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