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政策带动趋势吗?

费丞颢费丞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举几个例子: 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了研发核武器,祖国需要在哪里研究就在哪里研究;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了研究超级杂交稻,祖国需要他在海南搞科研他就跑到海南搞科研,还曾经被海外友人嘲笑; 中国航天事业,从两弹到载人、到月球探测,每一步都是党中央决策后大干快上,20多年实现5000年飞天梦想! 中国桥梁建设,从三峡大坝到港珠澳大桥,都是在党中央决策下,数万名建设者风雨无阻埋头苦干,创造世界桥林奇迹! ……

再看看疫情中的中国,全国动员,联防联控,武汉会战,全国支援,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利则全国胜利! 再看复工复产,中央统筹全局,各地区协调联动,统揽大局,全力以赴保民生、稳就业、拓市场、促发展!

这就是政治优势!也是制度优势! 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和优势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下去。

仇学芦仇学芦优质答主

有政策但不是趋势,而是阶段性的调整。从2009年开始实施补贴政策以来,中国就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是插电式电动车产销第一大国);2018年在补贴调整的情况下仍增长了80%左右。“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不缺少政策,而且政策非常之多,但中国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而电动汽车需要便利的条件来刺激应用。政府对充电的刺激也在增多,相信今后会有较大的改善。”

“中国在政策上一直在推动汽车电气化技术普及,但对纯电动和插电式采取的政策扶持力度更大、补贴力度更大,这种政策引导不利于市场规律的推动,可能会对整个电气化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插电式是很好的过渡路线,但在中国不被待见,目前市场几乎退出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插电式产品在国外非常受欢迎,它不受限于基础设施、没有里程担忧,又有省油的优势,市场前景很好,但是在中国就发展不起来了。”

其实,在中国汽车市场,插混产品一直“墙内开花墙外香”,很多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投放了插混车型,但是它们只把中国市场作为一个产销基地,像沃尔沃、宝马、保时捷等很多品牌都不在中国市场销售插混车型,而在中国生产的插混车型则大量出口到欧洲市场。

“在欧美国家,电动车和混动车各占一半;在中国,电动车是绝对主力,混动车少之又少。”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结构单一化的原因一方面是前面我们提到的政策引导倾向性,另一方面是国外品牌大多只在国内生产插混汽车,而在国内销售的却是燃油车。

虽然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方面一直是领跑者,但是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仍然是“缺芯少电”、技术底蕴缺失。因此,多位外资品牌动力总成技术专家都表示,未来在中国市场投放电气化车型的时候,本地化生产的电气化动力总成会以48V轻混系统为主,电池包和电机也将在国内投产。

“48V轻混汽车属于经济性的过渡产品,在中国市场需求会比较大,因为它没有改变汽车本身的工作模式,只是在原有发动机上增加电机,结构简单、经济实惠、油耗更低(可降低0.1L/100km以上)。今年,大众集团就将在中国市场投放量产的48V轻混汽油车型,未来在中国国产的混合动力车型将是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

事实上,今年第一季度,中国48V轻混汽车才刚刚投放市场,例如奔驰C级轿车和E级轿车的48V车型。今年4月,长安汽车在新品CS75 PLUS和CS55PLUS上也搭载了IACC2.0集成式自适应巡航系统与IAPS智能空气净化系统两大智能尖科技。而在未来,长安汽车将有70%以上的上市产品搭载IACC系统。

综上,从全球来看,电气化的总趋势是确定的;在中国,电气化的增长速度不会像新能源汽车那么快,但比全球电气化速度要快。“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的电气化车辆销量只有120万辆。我们认为2020年全年电气化汽车市场规模会占到12%左右。”电气化汽车在中国将呈现百花齐放的市场格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