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为何大涨?
2016年2月,全国大部分城市的房价都在下跌,当时舆论一片恐慌,以为会像日本80年代一样进入长期萧条。 4个月后的今天,中国的房价普遍上涨了30%以上,一线大城市更是暴涨了50%左右。
是什么原因让中国楼市在短期内上演如此疯狂的一幕?
1.基本面没有变化,宏观面上看经济下行压力很大,需要刺激需求侧来提升消费和国民的经济信心;微观层面上看,目前人口流动仍然持续从三四线城市向一线城市聚集,一线城市的产业仍然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并不断向外输出,所以供给端的一二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的价格都是居高不下。
2.货币政策是决定性因素。央行降准、降息,各大银行的利率下调,引导市场资金面向实体企业(尤其是民营及中小企业)的倾斜,都直接或间接的向购房者传递了一个信号——房贷宽松时期又来了!加之最近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人才政策,给与符合条件的各类人群购房补贴,更是快速带动了需求的释放,供需关系的紧张让房价在短期内迅速上涨。
3.投资投机需求是该轮房价上涨的推手。由于房贷利率较低,贷款买房的投资成本并不高,加上二手房交易税费较高,国家一直在努力推动存量房的交易流程改造,所以一手房市场上各种限售、限价政策的实施,导致投资者炒房利润空间增大。尤其是一二线大城市,限制条件多,炒房客难以操作,三四线城市需求缺失,导致投资需求大多汇集在一二线中心城市。
人口多和土地少决定了中国房价长期看涨。
虽然近年经济增速放缓和人口红利渐退,但是中国人口净流入和刚性需求依然很大,未来几年城镇化率要从55%提高到70%,未来二三十年,中国还有2.5-3亿人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生活。
虽然每年土地供应总量很大,但是可以作为商品房开发的量比较少,大部分被规划用作保障房、市政、商业、工业等。
其次,楼市调控政策和货币超发助推了房价暴涨。中国人口多,可居住土地少,政府既要靠卖地缓解财政困难,又要防范泡沫破裂,因此价格管控措施形同虚设。
从2001年到2013年,中国GDP从11.3万亿元增长到56.9万亿元,增长4倍;人民币名义供应量增长了7.5倍;新房销售价格增长了3.4倍。
过去十多年来房价之所以涨势如此凌厉,根本原因在于货币发行量超过了GDP增长速度,“印钞机”成了房价暴涨的罪魁祸首。
第三,住房刚性需求和投资投机需求拉动房价过快上涨。
过去十多年,虽然国家出台多项打压炒房的政策,但是在人民币升值拉动投资和财富效应推动下,房子被许多人当成了赚钱的工具,买房出租、等涨变现成了常态,在“买涨不买跌”心理支配下,房价越涨涨得越快。
第四,商品房开发和销售市场不够规范,助推了房价上涨。
首先是开发商和中介在销售中违规操作和以次充好,导致买房者利益受损和公众对开发商诚信疑虑加大,推动了恐慌性情绪和抢购心理。
其次是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和经济发展短期效果,通过刺激买房和推动涨价来实现“土地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