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行能算卦吗?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数」。《系辞》说得很清楚: 「大衍之数五十有五,其用四九。」「四九"者,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就是大禹传下来的那个筮法,是用55根蓍草来占卜的。这55根蓍草被分成两堆,一堆27根,这就是「九」;另一堆18根,这就是「六」。把两根凑在一起变成一根,如此反复操作,最后剩下的是「五」和「一」。「五」是阳爻(-),「一」是阴爻(—)。 「以五居中,以一名象。」这个「五」不单纯指阴阳中的阳或阴,而是阴阳中的中气,即未定之气,可以衍生万物的气。「一」也不能理解为单纯的一阴一阳中的一个。它代表的是阴阳之交,是一阴一阳刚刚开始互动的那个点,这个点是可以用数字3来表示的,也就是64卦每一卦的第一爻都为阴或为阳。这里用了一个「一」字。整个「四九」的意思就是用两个阴阳合抱而成的中气去衍化天地间的万物。
明白了「四九」的道理,就明白什么叫做「以五行定四九」了。五行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的阳气和阴气的运行状态。每行都有阳(上)、阴(下)两部分,共十种运行状态,称为干支。它们互相配合形成六十对名称,称为干支纪年法、干支纪月法、干支纪日法和干支计时法。 用现代的语言描述这五行就是: 阳木:初生之力,欣欣向荣。 阴木:成长之势,厚积薄发。 阳火:明亮温暖,激情旺盛。 阴火:红艳灿烂,柔情蜜意。 阳土:厚实高大,广阔厚重。 阴土:承载之形,温和充实。 阳金:清朗纯净,肃杀锐利。 阴金:收敛沉静,细腻灵巧。 阳水:流动不息,滋润万物。阴水:包容滋养,静默深沉。 这十种状态相互配合,构成了60个组合,每个组合分别用一句诗来形容。这句诗就叫作「卦象」。比如「地雷复卦」,「复」就是循环往复之意,它代表了这样一个过程:阴气在下逐渐积聚,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向上冲击阳气,这时一阳开始萌动,但阴盛阳微,因此先出现一个类似刀形的图形,这便是震卦,它是初九,也是这个周期的最后一阳;随后阳气渐长,阴消阳长,构成坤卦,它既是第二十四卦,同时也是第二个六天的第一天……以此类推,每一个卦都对应着6天的时间,5个周期一共是30天,再加上初一和十五这两天天阴天阳各占一天,于是就有了一个周期,叫做「月相周月」。这60对干支配合60个卦象形成了60个周期。这种以日月运转计算时间的方法被称为农历,这是一种阴阳合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