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为什么不强?
我举一个特别特别的例子,其他答案里应该没有提到过。 云南某地,有一个特大型金矿(其实是大金矿+小金属矿)的矿体,属于有色金属矿床中的斑岩型铜钼矿床。这个矿大概2100米深,有4个矿带,33个矿体。经过多年的开采,目前4个矿带都已经深度超过1000米以上,但是仍然在开采。
我十年前随同事去探查,当时已经建成了50多公里的铁路,直达矿区中心,公路也很发达。但是,当时由于资源逐渐减少,只有两个矿带还在主采,别的矿带基本上处于停采状态。 后来过了两年再去,意外发现整个矿区都热火朝天的繁忙起来,原来有两个矿带停止了开采,新的采矿法利用了另一个未开发的矿带,并且建立了选矿厂和冶炼厂,对原矿进行分选加工。
我当时很惊讶,因为按照正常的采矿模式,应该是先采矿,运输到选矿厂进行选矿,然后精华部分送到冶炼厂提炼。而这个项目的采矿方法很独特,是在主矿脉上打竖井,从地表向下打通数千米,形成竖向的坑道,再用吊罐从顶部往地下深处装矿石,在坑道里用破碎机将矿石打碎后,利用高差让破碎的矿石自然下落,落到矿槽中,然后再经输送带送到选矿厂。这个项目是中国唯一的一个从超深埋地下矿床中获取精矿的示范工程,其意义非常重大。
为什么我说这个案例特别特别典型呢?因为这个项目虽然规模巨大,但属于矿山采掘业里的“采选一体化”企业,并不属于原材料制造业,更不属于有色金属产业。同时,这个项目的技术来源于法国,人员培训也是在法国进行的,设备也来自法国,就连冶炼厂也都是法国设计的。 我们来看看十年前的国内媒体是如何报道这个项目,以及参加这个项目落成仪式的领导说些什么呢? 我给大家截图做个对比,云南这个项目的报道,跟当年引进项目时说的冠冕堂皇的话,一字一句完全相同。
十年以前我们批评地方领导浮夸风,结果到了今天,已经没有人提这件事了。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这就是现实! 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制度,我们的价值观,都告诉我们,要敢于梦想,要做大国重器,要赶超发达国家。于是,我们在很多地方都展现了这种“梦想”,高铁、桥梁、电力装备、石油化工……但我们从来没展现过,我们靠什么来支撑这些“大国重器”,我们靠什么来赶超发达国家。 中国是一个工业体系极其齐全的国家,但是我们一直停留在“配套”的地位,很多基础工业的原材料,我们要么进口,要么依靠国外技术,而我们投资建设的那些所谓的“世界级工厂”,大部分生产的是满足出口加成的产品,并不是真正的核心技术。
所以,我们还是在给发达国家做配套,只不过现在能配上一点高级装配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