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字五行屬什么?
“升”字的字义,在繁体字中写做「陞」,最早见于战国文字(包括古文和籀文)。这个字的本义是「上升、向上」之意;《说文》释作:「升,登也。」可见得这字与「登」、「高」等有共同的意思来源,都表示人在行进时「向上」或「攀登」的动作。
而由於「升」的本义跟「高」有关,所以後来也引申出「高的」、「高贵的」等意涵,例如:《诗·大雅·棫朴》中的「周王秉彝,民之攸塈。」这句中的「塈」字,有注释者就解释为「息也。……言下民皆休息於有道之国。」其中的「息」古字作「塈」,通假字为「自」,意思也是「休止」、「栖息」,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安居乐业」。又如《论语·子张》中有言:「执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有功?」当中的「笃」字,就有「厚」、「忠实」的意思。这些引申出来的新意涵,也都继承了「升」的字面意义「上升」、「向上」。
「升」还有「量」的意思,表示「多」,这是借用「升」的容积单位含义。例如:《礼记·檀弓下》中有:「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卿大夫北向。」郑玄注解此句,「立者,表尊卑也。」「宁」,古代指宫室的西边部分,这里借用它作为帝王所居宫殿的代称。整个句子是说天子在朝堂上站立,诸公(诸侯国国君)面朝东方,诸侯王面对西方,卿和大夫面向北方。 由於古代的爵位分封制度,天子-诸侯-卿大夫这种社会阶层结构,就像一座金字塔,天子处於顶点,下面每一级的人都要比上面一级的人数少很多,因此「升」字表「多」的「量」的意思,也就自然而然地继承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