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市为什么比较冷?
上海的楼市,最近确实是冷冷清清的,之前火热的浦东,现在也跌了。 个人觉得,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之前涨得太多太快,政策并没有跟上去,导致投机需求大量堆积。
从2015年房价暴跌开始,到去年底,上海二手房已经涨了大概一倍。而同期,北京只涨了不到50%;深圳也只涨了40%—50%。所以,虽然同样面临学区房问题,北京和深圳的调控措施就比上海精准得多。
今年3月,上海出台了房地产相关政策——《关于本市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实施方案》,包括限制假离婚、限售新房等举措。 但大家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这些政策的实质,相比此前并没有什么重大变化! 什么是实质性变化呢?比如在北京,对于学区房的限定,是直接划片,把原本学区概念彻底消灭掉。而在上海,仅仅是对学籍进行重新划分,政策上的调整似乎并不致命。于是,之前积压的炒房心态,瞬间又爆棚了。
我在前两年写过一篇文章,提到上海二手房价格实际上已经被严重高估(详见《上海二手房市场真的凉了么》),这篇文章被某些大V转发后,引发一些争议。不过,时至今日,应该可以说,我当时的判断是正确的。
当前,上海楼市所谓的“冷”,其实只是前期暴涨过后的正常回调而已。而且,在我看来,这轮正常的行情,还没正式开始呢…… 所以,上海楼市的这个“冷”,到底冷不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