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的火如何?
首先,要区分五行中的“火”与现实生活中的火的区别。五行的火并不是现实意义上的火。比如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但五行中的水并不代表你喝的那瓢清水;金可以砍得动了你的铁,但是五行中的金并不表示你手上的那个小物件是金属的……道理是一样的,五行中的火并不是我们生活中看到、摸到的火。 《礼记·月令》中说得很清楚:孟春之月,“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季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说明在周代就已经有了“五行”的概念,并且明确地把天体运行的五行与地上事物的“金木水火土”联系起来。这就是说,在周代人的心目中,天地之间已经有了一种看不见但却真实存在的物质——五行。它无形无状,却实实在在存在并影响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 那么,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五行到底是怎样影响世界的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五行的本质了。
五行的本质是什么?有人说是一种气,一种场,一种力量,这些说法都是有一定道理的。我认为五行就是自然界的五种运行方式。因为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运行都是有规律的,而且都有始有终,循环往复,这些规律无非就是五种运行方式而已。所以,古人把自然界中五种物质的运行方式加以抽象总结,就得了五行。 五行之中,火为什么是红色的?这只不过是一种比喻罢了。火象征热情奔放,具有这样的属性的事物,在五行中都归火管。红色象征着热烈,所以火就成了一团燃烧的火焰,而这团火焰当然是红色的。
同样,树木之所以是绿色的,因为绿色象征着生发,而树木恰恰都具有生发的性质,因此就用绿色来标志五行中的木。而木之所以是绿色的,还因为草木吸收阳光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只有绿色光能被植物的叶绿素大量吸收,其他颜色的光线都被过滤掉了。如果光线太强,植物就会失去绿色,变成其他颜色(比如向日葵)。所以,五行中的色其实就是指光谱中的可见光,它是动态的,是有生命力的。这也是符合自然现象的。 至于方位与四季,也是同理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