兮兮五行属什么?
“兮”字在康熙字典里的解释如下,仅供参考 XX为古文“夕”的变形。从文、音象;或作“香”。《集韵》《正字》并呼西切,音熙。本画也。一曰日且暮。一曰人休息也。又《集韵》虚宜切,音希。义同。 XX今作“兮”。《史记·楚世家》“项伯遂归,至军中,具告项羽。项羽大悦,谓季布曰:吾闻季布有名,吾贱,何能买汝?予季布千金,再拜而贺曰:季将军所以得如此,皆天子之赐。天之生季布,盖有以使匈奴,使南阳,使淮南为王矣。’”
《汉书·李陵传》“陵前书曰:皇帝哀怜陵守节不屈,志烈云汉,宜还本朝,受罪斧钺之诛。”应劭注曰:“兮,张揖曰:‘读如希’。师古曰:‘应说误。兮音希,其义当是。’”按,师古之言是也。《汉书》此语出西汉元帝时贾捐之与王嘉之对。捐之说:“苏武使匈奴,还,惠帝问匈奴的情况,苏武答以此语。”故师古引贾言,正用其意。 又《汉书·王嘉传》“上乃下诏曰:‘王嘉故大司马,卫将军,德薄位尊,暴豪擅权。夫胡、越起衅,亲夷狄而外诸侯。’”应劭注曰:“凡言兮者,于文借‘希’。”
由上可见,古时“兮”“希”相通,“兮”字属形声兼会意字。就形而言,从月(肉)从日;就声而言,古音皆属之部;就意而言,“兮”字本义指日落时的样子,后引申为人休息的样子。 日落而息,日出而行,本是天经地义之事。但人们每天只有24小时,中午和夜晚各占12小时,如果日出而作,那么中间12个小时就要睡觉或者休息了。可是很多人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需要昼夜不停地连续工作,比如农民、矿工等群体就是如此。这种被迫选择昼夜颠倒的生活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悲哀——他们不得不“反自然”而行之。 如果“反自然”的事情总是被动地在身边发生,那么这种无奈似乎也无足轻重;但如果“反自然”的现象是你主动选择的,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比如说古代有不少文人雅士就喜欢把“反自然”的选择当成一种风雅,他们认为在白天睡觉或者在晚上工作都可以让人变得更加聪明,更有创造力,并且为此感到得意。
唐文宗曾问一位叫韩湘子的道士:“我听说神仙都能够枕着枕头睡觉而且还能变得聪明,这是真的吗?”韩湘子回答说:“确实是这样的。只要能够正确睡眠,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于是唐文宗让韩湘子传授给他这个技能。韩湘子教给唐文宗的方法就是头向下睡,用枕头垫住头部。第二天早晨起来的时候,头发和衣服完全都被汗水浸湿了。
看来古代的不少文人都是夜猫子,他们夜里工作效率特别高。不过他们虽然选错了时间,但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睡眠方式还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