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属于五行哪个?
月属阳,是阳中之阴,与太阳同为阳中的两个主气。《尔雅·释天》“月中,一日二月,三日三月……”郭璞注曰:“谓一月之中,有三十日或二十九日为二,下余六日又为三。”可见古人已将月亮的圆缺分为三段,每段十五天。 十五天的周期循环往复,农历的节气日期也随之推移,一年便有了十二个节气和一个“立春节气”(立春,公历2月4~5日之间)的开始。这节气的开始,也就是下一轮回的开始,周而复始。每月有三个节气。
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同时自身也进行自转,当月球运行到某一位置时,地球上的人们只能看到月球的半边身体,此时便是朔望,月亮被视象上的阴影遮蔽部分完全显现,形成“望”。 每当月球绕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即“朔”或“望”期间,地影将月亮全部遮住,这就是“蚀”。 月食分全蚀、半蚀两种。月球在距离地球最近点时发生月全蚀;在距离地球最远点时发生月半蚀。前者是由于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形成的,后者则是月球恰好走到太阳旁边,阳光通过太阳的反射照亮了月亮,形成了日月的“同步”现象。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因此任何一刹那都只能是半透明的“半影”通过太阳的光线照射在另一半球上,产生光影效果。 日月同步,只发生在朔望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