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属于五行哪行?
以前老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现在多了电子产品,变成了“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电脑手机平板”。这七件事里,除了“门板”以外,都是现代社会的常见商品。 有人问香烟是否属于这七件事之一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必需品中的必需品,没有它就谈不上生活。
在汉代的《淮南子·脩务训》里写道,“今夫玉,砾石也,然而盘玩之,必知其为宝玉;兰茝椒薤,草木之微,然而佩之,必知其为芳馨。何则?有所类焉。”这说明至少在汉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烟草和香料一样,是有香味的植物。到明代,有人把它写成“烟株”二字。
烟草传入中国后,被写成了各种字形——“烟叶”“煙葉”“菸葉”——但都是从异体字“煙”演化而来。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这样描述烟草的气味和味道,“气味辛,温,有毒。”又说,“其气芬芳,味麻甘。”清朝梁章钜在《烟草考》中说得更具体,“其叶有腥气,炒熟微香。” 近代学者方以智在《物理小识》里写到,“烟草,味苦、辛,寒,有毒。”并指出,“烟草之为物,至秽且毒,能烂人筋骨,腐人肌肉……”可见对烟草的毒性,古代是颇为忌惮的。
不过,烟草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古代也有它存在的价值。明朝人赵士桢在《艺文类聚·烟草》中谈到烟草的经济效益时说,“烟草利冠诸茗上……种水田千五百亩,收米八百石,价止白银一百五十两者,岁增息银二百余元……余粮可食,可鬻,可酿酒,又可作粉饵……”可见当时烟草的经济价值之高。 那么,烟草属什么五行呢?
明代学者欧阳瑜在《群芳谱·烟谱》中给出了答案:“一种草名,谓之烟草.产于西番,种出云南、贵州、四川边界,今秦陇间亦有种者。色青白,枝梗相宜,叶如柳叶,烟丝灰白。熏灯、拌酒皆有法。至夏月枝叶茂盛,采置水中,可以浴汗,清凉解毒。至于疗疾之功,颇闻有之。盖因其辛温无毒,功能散风气,故能治百病。”
他最后总结说,“此乃异卉,不惟无所不宜,而犹有助益之功。”看来,烟草属木无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