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的景点有哪些?
1,雁荡山 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在东经120°35′-120°42′,北纬28°03′-28°19′之间,总面积453平方公里,分为北雁荡山、南雁荡山、中雁荡山、西雁荡山(大箬山)等景区。因“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秋雁宿之”而得名。雁荡山形成于一亿二千万年以前,由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共同导致。它融奇、秀、幽、险、雄于一体;集火山地质景观、山水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地而闻名天下,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 雁荡山脉呈北东走向,西接缙云山,东即东海,南距福州二百余公里。从高空俯视,整个山体犹如一只向北飞翔的大雁,故名。 雁荡山以山水奇秀闻名于世,素有“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世界第一大仙人居所”。著名文学家徐霞客三游雁荡山,赞叹地说:“此洞天第一胜地也!可与蓬莱方丈、瀛洲同列焉!”雁荡山不仅风光秀美,而且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现有国保单位6处,省保单位7处,市县级文保单位62处。著名的景点有灵峰、灵岩、大龙湫、三折瀑、雁湖、展亭、羊角洞、天柱峰、玉甑峰、西漈、东漈、仙桥、方广寺等百余个。
2,白石屿 白石屿是温州乐清的一座小岛,面积仅0.03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35米,四面环水,孤悬海中,远离陆域,地势险峻,人迹罕至。相传古时岛上礁石多白如银粉,故称为白石屿。自宋代以来,这里便成为温州渔民海上作业和避风的小码头。南宋末年诗人刘克庄在《白石屿》诗中描述说:“白石本无名,兹因渡者误呼为屿”。
白石屿四周碧浪环抱,海蚀地貌发育典型,形态各异的海礁、海岩星罗棋布;岛上还有天然洞穴、古庙遗址以及历代渔家渔民留下的生产生活遗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双龟探海”和“观音坐莲”两礁。
另外,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白石屿常常受到台风的侵扰,因此又有“风暴岛”之称。站在岸边看,只见巨浪拍岸,浪花四溅,惊涛骇浪中,一些巨大的礁石像猛兽一般,张牙舞爪地向你扑来,让人不禁毛骨悚然。据当地人介绍,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最大的一次台风曾把整片树林刮倒在地,景象十分壮观。
3,中雁荡山 中雁荡山,又称北雁荡山,位于乐清市西南,雁荡山东2公里处,总面积约47平方公里。它和位于福建的南雁荡山遥相呼应,南北呼应,各争胜场,合称雁荡山大景区,亦名雁荡山系。
中雁荡山的特色在于巧石怪洞多,有“巧岩、怪洞、逸石、幽洞”四大奇观。 “逸岩”的代表为玉琼岩,又名芙蓉岩,俗称芙蓉洞。玉琼岩高5层,长约37.8米,宽约33.8米,洞深50多米,顶部平整似台、可容千人以上。该洞冬暖夏凉,常年恒温l6℃左右。洞内有“仙人田”、“仙人池”、“仙人靴”及大量钟乳石等景物。玉琼岩还是道教圣地之一,宋淳熙年间(1174—1189)在此建有玉琼寺和莲花道院。明崇祯十二年(1639),洞中又发现“甘露”神泉,故改名甘露寺。 还有瑶台、狮穴、九鲤岩等巧岩。
“怪洞”的代表为玉虹洞,又名石门洞,位于白象洞东侧。该洞分上下两层,下洞较大,上洞较小。下洞洞口开阔,长达一百五十余米。游人可乘船进入洞中游览,可观赏到各种奇妙的景象:或如群龙戏珠,或如蛟龙出水,或如孔雀开屏……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此外还有灵岩、玉梅洞、显胜门、观音洞、香炉洞等逸洞。 大若岩境内的陶公洞也是一处值得一看的地方。它是中雁荡山的一处重要的历史建筑。早在南宋时期就有陶潜曾隐居于此的说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