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五行属性是什么意思?
所谓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这五种自然物质。古代思想家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或者说五种元素)生成的;而一旦生成之后,这五种不同的物质又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这个规律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相生的顺序是木→火→土→金→水→木;相克的顺序是木→土→水→火→金→木。中医就是以五行学说为理论依据,同时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的。而五脏配属五行,则是中医用来分析五脏生理功能和五脏病变的最常用的一种法则。因为五脏在人体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又都是在五脏功能的调节下进行的。将五脏与五行相配,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和化病规律,并且将五行学说进一步应用于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之中。
五脏配属五行,是根据五脏的各自不同特点,并按照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选择的。就相生的方面讲,肝喜条达,具有升发、主动的特性,正如春木的生长一样,因此肝属于木;而木要生长非靠火生不可,这时正好“配合”上温热和“助燃”的心,因此心属于火;而火生土,这时脾的功能健旺了,而能运化水谷之精微,所以脾属于土;而土生金,是说肺要“健壮”,得有脾运化来的水谷精微,所以说肺属于金;而金生水,是说肾主要掌管人体的水液,肾藏精,同时贮藏来自肺脏敷布来的水液,因此肾属于水。
就相克的方面讲,肝属木,肝木要长成参天大树,必须有“根基”来抑制土的壅盛,因此肝(木)可以抑制脾(土);而脾能磨化和运化一切,因此能够抑制肾(水),也就能够制约肾阳不足和肾水之泛滥;而肾阳足了,“蒸腾”起来必然使心(火)的热量大增;而心乃君火,君火盛了能够抑制肺(金),使肺不会“宣发太过”;而肺功能可以制约肝火,使肝木能够条达。所以,五脏配属五行,是中医运用五行学说对五脏生理功能的概括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