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学化如何纠正?
现在不少幼儿园为了自身的利益,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注重幼儿的品德和素质能力的整体提高,不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组织教育活动和进行教育管理,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化的课程,这种小学化教育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教室内贴一些错题集,课本基础知识的讲解,生字组词、描红,一些特殊的教学测验题目等,甚至幼儿园放学还让幼儿额外去做一些小学的作业,这样的现象和做法直接影响幼儿对新事物的态度和对新事物学习的兴趣,由于儿童缺乏应有的生活和游戏,长此以往使孩子产生厌学习、厌幼儿园的情绪就会出现消极的心理对抗。
幼儿园小学化有以下危害:
1、扼杀儿童的创造力,磨灭儿童的想象力
儿童的成长需要想象的翅膀。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童年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特别丰富的时期。但在实际生活中,幼儿这种“原生态”的想象和创造,往往因为被误导而磨灭。一些幼儿园教汉语拼音,“b”和“d”容易混淆,一些老师就教幼儿拼音“避虫”,使幼儿的想象力遭到了扼杀。还有的一个地方教幼儿乘法口诀,要求幼儿脱口而出“八九七十二”、“四五二五”等口诀,不仅违背了幼儿认知规律,而且极大地摧残了幼儿的智力。
2、忽视幼儿的身体发育
幼儿期是人体成长的重要时期,幼儿的生长发育对自身成长至关重要,但许多幼儿园忽视这个特点,硬性规定幼儿起床时间、午睡时间、甚至作息时间都和小学一样。要知道,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承受不了过强刺激,而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相对紧张,不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
3、缩短幼儿的欢乐期
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尚处于稚嫩期,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差,好奇心强,有强烈的好奇心,缺乏忍耐力。一方面把许多游戏时间用于学习小学知识的幼儿,身心特别容易感到疲倦;另一方面,过早的接触小学环境,幼儿的童心被凝固了,幼稚的童心失去了童年应有的欢乐。据统计,在幼儿自杀事故中,因过早接受小学化教育而造成精神压力和过度累育是重要原因之一。
幼儿园预防小学化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幼儿园要树立全面培养的良好教育观,尊重幼儿,为幼儿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把富有童趣的各种游戏巧妙地组织到一日生活和学习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长知识,锻炼能力。
二、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为本位,不能为了提高教育的声誉而盲目的追求升学率,因势利导,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发展自己的潜能。
三、幼儿园和教师须加强自身的培养与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丰富实践阅历,改变不正规的不合理的知识和行为习惯,正确理解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认真总结学前教育的经验,改进学前教育方法,纠正“小学化”现象,为21世纪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