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卫生间如何装修的?

伏紫君伏紫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国外的工地呆过两年,也参加过几次国外的设计会,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先说结论,简而言之就是“人性化”“方便”“容易清洁” 但实际上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并不是一件易事,而且也并非只能从卫浴产品本身去考虑。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好的设计需要符合使用者的习惯,而不是单单根据设计师的一厢情愿。举个例子来说明我的观点,国内很多公共厕所都会设置一个“挂衣钩”,用来悬挂雨衣或者衣帽等。这种设计其实是非常实用的,尤其对于穿着西装打领带的白领来说,进厕所换下的衣物没有地方放置是一个难题,这样一个小小的挂钩就能解决一个困扰很多人的大问题。但若到了美国就会发现情况完全不同了,美国的公共厕所里几乎不会有这种挂钩,他们更倾向于在每个厕位安装一个镜子,而将衣物放在柜子里或随身携带。为什么同样的设计在国内就大受欢迎,到了美国就变得门庭冷落了呢?原因在于美国人更习惯于脱衣服上厕所(在美国如果在外边吃饭,洗手间的大门都是不关的,所以你根本不知道里面是否有人),而中国则更多的情况是上厕所不带任何衣物。因此这个小小的挂衣钩对中国人来说至关重要,但对美国人而言却无关紧要,所以并非产品设计不好,而是使用时的人的习惯不同罢了。所以说,想要让浴室空间变得“好用”,我们就需要了解使用者本身的诉求是什么、习惯是怎样的。

说完结论再说理由,我总结起来就三点: 1.尺寸合理分工明确 2.减少积水提高安全性 3.易于清洗维护简单 以马桶为例,一般来说马桶周围不会预留太多的储物空间,这主要是由于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导致的——他们更多的会在浴室里存放洗漱用品和化妆品,这些日常用品占用的体积本来就不多,加之很多西方人并不会像中国人一样在如厕后洗手,所以就更少地出现马桶周边需要放洗手液、纸等物品的空间需求了。另外西方国家的建筑普遍比较厚重,窗户开得也比较高,为了遮挡紫外线大部分时间玻璃都是拉上的,由此导致的小缝隙也很少见。

当然除了生活习惯以外,地域气候也是影响卫浴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拿亚洲和美国相比,在同样人均GDP的情况下,因为亚洲国家如日本和中国更偏向于密室型,即卫生洁具都安装在房间里,而西方大多数国家则更偏向于开放式,所以房间的使用面积就要比亚洲国家要更小一些;相反,他们的室外空间却可以更大一些。所以同样是三居室,美式风格的三居室就可以比日式风格的房间空间更加宽敞一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