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为什么会出麻疹?
最近儿科门诊来了不少患水痘和小儿麻痹症的病人,还有几个是爸爸妈妈带着刚满月的小宝宝来看病。医生询问病史后得知,这几个月这些家庭都有去过外地或国外,并接触了当地的孩子而感染了相应病毒。 原来,在刚刚过去的10月25日是世界动物日(World Animal Day),这个节日设立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关注并保护我们身边的野生动植物。
随着人类社会的加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身边的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变得越来越窄、生存环境也越来越脆弱。 在我国,每年3月到4月都是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高峰期,而此病的传染源就是老鼠。当它们感觉到危险的时候,就会通过排泄物将病毒释放到自然界中,然后感染其他动物。
除了鼠类以外,蝙蝠也是重要的天然储菌库之一。有数据显示,一只蝙蝠身上可能携带超过100种细菌,其体内发现的病毒甚至可以达到5000多种。当它们在大自然中也受到威胁时,也会将病毒释放出来,传播给其他生物。 当人类接触到这些被感染的动物后再接触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就会出现感染。 其中,由蝙蝠引起的病毒性发热就曾经在美国的西弗吉尼亚州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爆发流行事件。当时,当地有数百名居民出现高热、肌肉酸痛和全身乏力等情况,不得不进入医院接受治疗。 而这次事件的源头就与一个人在家中杀蝙蝠时不小心被它的唾液沾到了手指上,然后再没有洗手就揉眼睛而导致眼睛被感染有关。 其实,不管是上述的两个例子还是刚刚讲的麻疹、水痘或者小儿麻痹症都说明了一个问题——目前人类面临的传染病威胁中,超过半数来自于动物源性的病原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