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萧条怎么解决的?
大萧条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是一次复杂的事件链式反应。 1929年10月股市暴跌是导火索 但真正的爆发还是在1930年和1931年。
第一个原因就是银行信贷的紧缩 在经济下行期间,银行的信贷政策应该是保持宽松的。但当时美国的银行业处于联邦监管之下,而当时的总统和大部分内阁成员都是银行家出身(这很奇怪)所以信贷政策非常紧。1931年,美联储将利率调高到5%,而这个时候的经济其实是很不好的。过高的利率使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投资下降,进一步恶化了经济的状况。
第二个原因就是罗斯福新政 新政中有很多措施,比如建立联邦紧急救援贷款计划,对失业者提供补贴等等。这些计划刺激了消费,缓解了危机。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财政和货币政策之外的新政——基建项目。
罗斯福提出了著名的“以工代赈”的计划。用政府开支来直接刺激经济。在1930年到1939年间,联邦政府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开支增加了将近6倍。这一部分的投资创造了75万个新的就业岗位。
第三个原因就是罗斯福对工业的干预 美国当时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就是生产过剩。产能严重过剩。市场根本吸收不了那么多的产品。于是罗斯福就采取了对工业进行宏观调控的办法。
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对钢铁业的管制。1933年的时候,美国钢铁业有47个独立的企业,到1938年只剩下3个。由政府出面收购废金属,鼓励企业合并,减少竞争,增加利润,同时保证供给,是非常高明的做法。
第四个原因就是战争 1937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军费猛增。军工产业迅速膨胀,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刺激了消费品的生产,因为在战时大家不可能只生产武器不消费其他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