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翔为什么去美国?
1985年,费翔到美国进修戏剧的时候,在宿舍的墙面上题下了这首小诗作为对校园生活的纪念。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情歌/明天你是否还惦记/以前与你共事的知己/谁忘了曾经的约定/谁跟随心的方向/谁还在苦苦寻觅……/别灰心,继续跑!” 这是《萍聚》这首歌的原型——费祥在美国读书时所作的诗。
那时的费祥,留学海外、意气风发、满怀豪情地写下这样的诗句来鞭策自己和身边人。他怎么会想到,多年后,他会在同一个地方(美国)、以相同的姿态(颓废)、用同样的语调(低沉),再次吟唱这首诗呢?真是令人无限唏嘘。 1960年,费祥出生于台湾一个演艺世家,爷爷是京剧名角儿,外婆是上海滩有名的电影演员。
因为从小随父母四处定居的缘故,费祥的童年过着一种“在国外上学、假期回台湾度假”的生活,这种经历对他后来的人生路产生了重要影响。
和很多童年在异国他乡度过的华人孩子一样,费祥很小的时候就特别想念故土,所以他非常努力,希望能早日回到祖国大陆发展事业。
1979年,费祥如愿以偿回到了他的出生地北京,并立刻被选中主演了电视剧《雪青马》。随后他又陆续出了几张唱片,均反响热烈。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那个时候的费祥不仅演戏、唱歌,还是个很优秀的主持人,曾经主持过包括《费翔时间》在内的几档综艺节目。 1984年至1986年间,费祥又重新回到他童年时期特别向往的地方——纽约,并且在这里顺利完成了他的戏剧课程。
可惜的是,那时候的华语乐坛已经呈现出人才凋零之态。当港台歌手们在市场上拼得轰轰烈烈的时候,费祥却选择了淡出歌坛,转而投入话剧等舞台艺术的怀抱。
2000年后,他开始偶尔出席一些商业活动,以及担任其他艺人的偶像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