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构成了投资?
投资是投入一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预期能够获得更高的回报。这个预期更高一些的回报可以是一种形式——比如赚更多的钱(货币收入)/更多的工作(服务收入),也可以是更少的投入/更少的工作/更低的风险/更好的环境/更美好的生活……但无论怎样,“付出”与“得到”之间总要有一个大致的换算比例,否则就变成了福利或者馈赠了。
例如我花10个小时打扫房间可以得到20元奖金;你给我20元让我帮你打扫房间也可以,但是我懒得动,因此只愿意花费5个小时来帮你打扫,那么最终我总共得到了30元钱,你付出了20元,我们总账算是平了。但是若我花了8小时帮你打扫房间,而你给我20元让我帮你打扫房间,那么我们就算作是公平交易,你付出的20元和我的8小时相当于我得到的那20元。 这里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之所以被看作是等价交换的“成本”是因为:
1.它们都是同一种类——都是人类劳动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支出;
2.他们都可以转化为金钱(收入)——要么直接出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要么通过提高售价来间接增加收入。
然而,如果我没有能力找到别人愿意用金钱来购买我的时间和精力的东西的话,我就只能自食其力,自己直接投入这些要素,以此来生产出我想得到的东西。这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不再是等价于收入的金钱了,他们变成了投资的本金,而能否得到预期的收入则变成了一个概率问题。这时如果我们把投入的成本看做是期望值为零的负随机变量,那么得到的收益就是期望值大于零的正随机变量,二者的比值就是我们常说的“投资回报率”(Return on Investment)。 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先有投资然后期望未来能收回更多的金钱/收入,这种情形下我们就需要预测未来能够收回多少的收入,于是我们将未来可能获得的收入进行贴现,使得它现在的价值等于我们现在准备投入的资金,这其实就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Present Value of Future Cash F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