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灸有副作用吗?
一、电针疗法的机理及特点 1.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1)直接作用:由于人体神经细胞膜上有离子通道,在外加电场时,会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从而影响脑和脊髓中的信号转导系统,进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2)间接作用:电针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而发挥作用,同时也可调整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起到改善机体功能的作用。
2.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血流灌注量,加速血液与组织间物质交换的作用。
3.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1)缓解肌紧张,减轻肌痉挛;
(2)增强肌力,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3)消除肌肉疲劳,加快运动后恢复过程。 二、电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1.神经系统疾病:面瘫、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痴呆、中风后遗症、急性病毒性肝炎后期出现的肝昏迷等。
2.五官科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耳鸣、耳聋。
3.皮肤疾病:荨麻疹、白癜风。
4.内科疾病:胃肠功能紊乱、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病、高血压。 三、电针的注意事项
1.患者体质虚弱、年老体衰者、孕妇禁用或用弱电流治疗;
2.血友病患者不能做针刺治疗;患有出血性疾病者和近期内曾发生过出血的患者也应慎重使用;
3.凡发热的患者不宜采用电针治疗;
4.对于皮肤破损处和不干净的皮肤可涂擦药物进行消毒后再进行治疗;
5.有心脏病的患者应在血压正常后才能进行电针治疗;
6.眼睛、耳道、牙龈等部位应避免用电针刺激;
7.每次电针治疗的间隔时间应适当拉长,以防止症状加重。 四、电针疗法的常用穴位
1.头部穴位百会穴、太阳穴、风池穴、风府穴;
2.躯干部穴位中脘穴、关元穴、气海穴、神阙穴(肚脐)、曲池穴;
3.四肢部穴位足三里穴、合谷穴、三阴交穴、太冲穴。 除了以上常用的穴位外,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其他相关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