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五行代表什么意思?
“凯”字的五行是木,因为偏旁是“木”字。 有人说,“凱”的偏旁是“斗”而不是“木”啊!怎么就是木行了? 实际上,在甲骨文中,“凱”字上面部分是一把“斗”形兵器,下面部分是一个“禾”字。所以全字的字形和金文的字形都很像一根“木”下面有“禾”,这种形状的字属于会意字。
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凱”字上面的“斗”都保持了一致;而下面的“禾”字,有的金文作“未”,有的是“禾”。“未”字是“禾”的字形演变过来的。
《說文解字》收录了“未”字,但是没有收录“禾”字(“禾”被归在了“示”部),说明周秦时期的文字学家认为“未”才是“凱”字的正确字。后来人们沿用至今。 不过,“凯”字最早见于东汉许慎著《说文》的小篆字体中。可见在东汉时期已用“凯”字。
现在“凯”字通行于世,而“凱”字则只出现在一些正式文字中(如公文、法律文书等),并多见于民国至现代的文字资料中。 在网上搜索“凯”字,出现的字形都是“Kāi”。而搜索“凱”字,出现的结果中却包含繁体字 “凱”以及简化字“凯”。为什么“凯”字没有繁体字呢?这是因为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首次公布了简繁统一的字型“凯”;同时公布的还有简繁通用的50组部首表。从此之后,“凯”作为简繁统一字体写入法律条文,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