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属什么生肖?
你好! 《梧桐》作者:【清】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云亭,浙江余杭人。生于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2),卒于道光二十年(1840),其先祖为汉齐王刘肥后裔,祖父刘献廷在康熙年间因“逸书”获罪,家族因而中落。但他是汉军正白旗出身。父亲刘容以副贡生任苏州府同知。
作者所处的时代,正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和艺术上的追求,也反映了这种时代特点。他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反对空谈义理;他既受传统的儒家思想熏陶,又有接受西方文明的倾向。这种复杂的思想状态在他作品中也有所反映。 他的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赞颂帝王功德和忠孝节义的;抒发怀才不遇、感时伤世的;描写艳情相思的。另外还有一些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寄兴,这些就反映出作者虽有志向远方但未能实现的矛盾心理。
下面我选取他的《芙蓉》和《水仙》两首小诗来分析他的这种矛盾的心理。 “他山已负平生志,故国何堪回首看”,这是《芙蓉》诗句。表面上看是在写花,其实是写自己,所谓“他山”的“平生的志向”就是考取功名,实现政治上的人生价值,但因为自己是汉军旗人,这个愿望一直未能实现,因此有了“故国”之叹。虽然他有“绝代风华倾国容”的自我欣赏,但是更多的却是无可奈何的惆怅和哀婉。
再看《水仙》一诗:“好是风来第几层,轻灵谁可倚栏杆。美人醉了欲酣眠,明镜不磨尘暗盘。斜倚屏山梦易醒,半揉兰月影团栾。可怜素魄婵娟影,照我孤衾梦不成。” 这很明显是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水仙子疏淡高洁的形象,来衬托自己的孤傲不群。同时因为水仙子是在月光下出现的,这就把作者的思念之情烘托出来了。
以上我所分析的那些诗都是他表达理想不能实现的无奈和惆怅之作,这类诗在《定盦全诗词集》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当然他对人生也是有乐观旷达之意,这主要在表现他对自然美与人生的感叹上。如《鸟声》:“东风第一枝,先发见桃符。满城春尚早,何处探春迟。莺语惊初曙,花片点新朱。” 再如《暮春》:“夕阳千尺浪,倒影一河灯。花气薰天醉,风烟渺荡情。鱼龙歌舞地,宇宙自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