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业态调整怎么评价?

秦军玉秦军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昨天早上发了个微博,原话是“今天开始,我关心的几家企业将正式离开北京,一家是分众传媒,原因是写字楼租金太高;另一家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因为首都机场的停飞。” 随后几天,陆续又有企业宣布撤离,比如BATA,比如HARMAR,还有某外资地产也撤出了部分项目……

有人说,北上广还是一线城市,房租依然很贵啊!是的,所以我说的是“退出北京市场”而不是“撤离北京”。这些企业的行为跟之前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手机事业部被收购没什么区别——只是换了个老板而已。因为北上广的土地供应并不是他们的主营业务,他们也不是开发商盖出房子后自然形成的房东。

很多年前,北京、上海的外资企业,都是以分公司或办事处出现的。他们是跟着客户来的,客户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注册。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企以总部名义入驻,他们不仅要求有优惠的税收政策,还希望能得到政府其他方面的支持(比如海关通关便利)。既然你们已经是以总部的身份出现了,那么就得承担作为总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比如缴纳巨额的增值税与所得税。当然,他们也得到了作为总部才有的待遇。 所以,这是市场行为,不是政府干预的结果。虽然从政府的角度来说,这种结果是可以预期的。

其实,这些年不断上涨的房价,让非住宅类房产的投资回报也越来越可观。之前我在一个房地产公司任董事,负责投资并购,亲眼看到一些朋友拿着图纸给我看说,这个楼咱们必须拿下,收益太可观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商业地产似乎只有商场和写字楼。事实上,除了这两个常见业态之外,还有众多小体量,且非常规的商业地产形态。它们存在的形式多样,用途也不尽相同,有些甚至你想象不到。

我们曾经买下一个只有190平方米的小院做宿舍用,价格相当便宜。后来,我们又把院里的一间房拆了重新建起来,做成了现在的办公场地。当然,我们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未来的土地增值税。

最后,我要说的是,不管企业的形态如何变化,只要不违背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土地使用原则,我们都应该给予支持。毕竟,企业才是城市经营的最终归属。

迟子华迟子华优质答主

北京调整业态的实质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体现,是北京作为首都需要优先发展金融、信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高精尖的现代化产业的重要表现。

在这一过程中,北京地区在批发和零售、加工制造业等行业的就业人员需要进行再就业和职业转换,需要面临更多的就业选择。那么从整个北京地区来说,就业人员的就业范围或将变大。一方面,传统低附加值的产业的就业规模缩小,将推动就业人员进入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部门就业,有利于就业人员获取更高的劳动报酬。另一方面,北京地区的生活服务业等就业需求将扩大,吸纳大量就业人员。

所以从整个北京来说,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化,就业人员的就业范围扩大,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将提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