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如何理财?
1,先考虑风险承受能力。 这个问题问的是“如何”理财,那么这个“如何”就是问题的核心所在了——我们要解决的到底是什么问题呢?我想,这个“如何”的背后真正的问题其实是“该如何衡量风险”以及“我是否能承受这样的风险”。
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是,你无法完全回避风险,因此我们首要关心的并不是“如何降低风险”(因为降低风险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而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怎样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而决定风险水平的关键因素在于你准备投入资金的金额和这笔资金可以用来投资的时间长度。 举个例子,假定你有50万现金,打算存3年。那么,理论上讲,你可以损失掉其中任意49万的任何一万元,而不至于对整个计划造成致命打击;但如果是一百万或一千万,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你是“保守型”或者“谨慎型”的投资者,你的投资目标其实就已经达到了。
2,再考虑收益要求。 达到了风险的底线之后,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收益的要求了。我们都知道,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收益,然而事实却并非总是如此。在确定收益目标的时候,切忌好高骛远。如果你期望的收益水平超出了你所承担的风险范围,结果很可能让你失望。而且,在现实当中,你往往也无法区分某个具体项目到底包含了多大的风险。最明智的策略是不设固定收益目标,而是随着市场的变化动态调整。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准备拿100万来做投资,过去三年中,股市每年平均回报是8%,债市平均回报是6%。那么,经过三年,你的钱会翻番吗?答案是否定的,100万变成150万后,再翻一番就变成300万了,然而这样下去三年的收益率只有7.9%,远远达不到你最初设定的收益目标。可是如果第一年把钱投到股市里,第二年初换个地方(如买债券),第三年末再换回来(买股票),那么效果就不一样了,最后你会发现你的资产增长了119%,远比你当初想象的收益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