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田径在亚洲强吗?

华紫尧华紫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15年杭州马拉松,郑凤冰破亚运纪录夺冠并打破尘封了十五年的全国纪录! 要知道,前一年的北京马拉松,赵宏波才刚刚打破郑凤冰保持的奥运会纪录! 2017年北京马拉松,吕秀芝跑出2:26:43的成绩,获得亚军。这一成绩刷新了上海滩女子半马纪录(2010年创造),同时也创造了亚洲第二快的好成绩,只比跑进2:27:00的肯尼亚选手切普特盖差一点。 这位来自内蒙古的大妈,今年已经43岁。

2018年9月15日,在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进行的第十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特别赛第三个比赛日的争夺中,中国残奥田径队连夺四金,其中李翠花以2:39:23的成绩夺得女子全程马拉松冠军。 李翠花是云南昭通永善人,现年35岁。她小时候因意外导致左脚残疾,但坚持锻炼,身材健美。

赫花丽赫花丽优质答主

中国是人口大国,从理论上讲体育人才的储备也应该有优势,但这种优势在田径运动中最不容易显现。

因为在众多的体育运动中,田径运动对种族和民族的天赋、遗传素质反应最直接、最敏感,是“先天”因素决定其水平的最主要项目,其成绩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生物遗传因素以及民族人种、地理环境因素制约。

亚洲是在田径运动中先天“劣势”最集中、最突出的地区,黄种人和棕色人种在速度、力量和弹跳素质上先天不足。同时,亚洲大部分地区属热带、亚热带气候区,不利于速度和力量素质的提高。所以,在世界高水平的田径运动中,亚洲不是优秀运动员的主要产出地,亚洲的长跑虽然属于该洲的优势项目,但其水平也远逊于非洲。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和地区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田径运动中,只能在相对容易追赶的局部领域做文章。

中国在70年代初期开展“世界无差别”短跑对抗赛,在短跑上和牙买加、美国和欧洲选手“掰手腕”;日本则以“蛙跳式跳远”与墨西哥的巴尔克和美国的比蒙抗衡;西亚国家抓耐力跑则是基于该地区处在干热气候条件下,有利于发展耐久跑项目的运动员机能和运动素质,也体现了发挥“后天”优势的重要性。

尽管存在着上述种种制约发展水平的先天缺陷和困难,几十年来,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振兴中华”口号的感召下,中国田径在训练水平提高和更新方面、在整体训练质量方面还是有很大进步的,不仅在国内的训练规模和人才储存上具有绝对的优势,而且在亚洲也有明显的优势,具备了亚洲“霸主”的“硬件”条件。

1978年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七届亚运会,中国田径以11金、16银、20铜共47枚奖牌,在奖牌数上名列参赛的21支队伍首位,遥遥领先于日、韩两强。从那届亚运会开始,中国再未让亚洲田径“霸主”地位旁落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