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的五行属什么?
五行的本质是一种时间系统,而非一种空间体系。“五”指的是春、夏、秋、冬四季加上年中节气中,每个节气十二天又分为六段,每段两天。这样一年就分成了八十节。而五行则代表了每一时段自然界的主要气候特征和由此而来的物候变化及影响人类生活的相应变化。 春季:木(主)、火(次) 由大寒至春分前后十六天。天气逐渐回暖,万物开始复苏。
夏季:火(主)、土(次) 由立夏到小暑前十天。气温明显上升,阴雨连绵,作物茂盛生长。
秋季:金(主)、水(次) 由立秋到寒露前十天。天高气爽,月明风清。草木渐黄,果实成熟。
冬季:水(主)、木(次) 由大雪到立春后十五天。寒冷干燥,万物凋零。
四立: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因其标示的时令顺序与农历的立春节气、立夏节气、立秋节气和立冬节气相重合,所以也称“四节”或“四极”。
中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相对固定出现的节气,其位置在节气的中间。有立夏小满、芒种夏至、立秋处暑、白露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小寒等十对。它们一方面标志着气候变化,另一方面也影响着作物的收成和人们的身体健康。
节气:即“二十四节气”。是在春秋二季分别划分的81个时段。以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五运”是指金运、水运、木运、火运、土运。其划分方法是以天干与五个地支结合而成,每步推算都要考虑到天干地支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以及中气的变化情况。这种推算法比较复杂,详见《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