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字五行属性什么?
水,最早见于商代的甲骨文(金文)中。其字形为 (《甲骨文字典》),即“水”的象形文字。像水流之形,本义指水。 《说文解字》谓:“水,准也。淮也。古以为水齐也。象水流形。”段玉裁注云:“准,法也;水所以准平也,引申为法则之意。……淮者,水之准也。”又引申为量词,表示上下限度或范围。
《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不素餐兮,岂敢怠而安兮?”朱熹集传:“三百里曰制,五十里曰途。” 古人把五百里的距离称作一“制”,十里的距离称作一“途”。这“制”“途”其实就代表了我们现在所讲的多少公里、多少米之类,也就是计算长度和大小的标准。这个“制”字从水,就是取水的均匀流逝、不可逆转的特点来象征大小长短的恒定,因此它是今天计量单位“尺”的字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