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十二生肖代表什么?
12生肖是中国人独有的,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和阴阳五行哲学,也体现着祖先丰富的想象力。 虽然12生肖很早就出现在文献之中,但它真正成为大众文化主要组成部分应该是汉代。汉朝的官方文字是小篆,其特点是圆转流畅,给人一种和谐温婉的感觉,这种风格的字体很适合描绘神异传说(如牛郎织女)、刻画吉祥物(如貔貅)等,于是小篆就肩负着传播12肖的使命而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
除了文字,12肖还以其他方式在汉代百姓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尤其是铜镜上。1977年出土于湖北云梦睡虎地的汉简中就有关于“十二时”的记载:“平旦一名日始,日出甲木至卯,隅中甲子,日南乙丑,日中丙寅,日昳丁卯……夜半庚辰,鸡鸣辛亥,平旦壬子,日落癸丑……”这里的“十二时”实际上就是指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这些记载同现代人的作息时间基本相符,说明12肖已经深深嵌入了当时的生活。
12肖不仅真实存在于古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在文学作品中频频亮相。西汉时期的《淮南王书》(可能是刘安或其门客所作)、东汉时期的《论衡》以及魏晋南北朝的《搜神记》都有关于12肖的文字记载;而除了文字之外,绘画这一艺术形式也留下了12肖的足迹。1965年甘肃酒泉东汉墓出土的帛画中,天空出现了象征吉祥的日月星辰,而地面上却有一对特大的羊角,仿佛能触碰到云朵和星辰;江苏扬州西苑宾馆东汉墓出土的陶屋模型上,屋顶上竟有代表12个月的12个生肖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