贿字五行属什么?
“财”和“币”在古文字形上是有区别的,“财”的字形发展是这样的: 《说文》认为它的本义是“取也”,也就是获取、得到的含义。金文的字形和这个意思有关的字,一般都有“贝”字旁或“金”字旁;小篆又增加了许多从帛的字。可见这些字最初表示的都是用帛、布之类物品购买的结果,因此引申出买卖的意思。《礼记·檀弓下》有“古之葬者厚衣以帛”的话,就是人死了用帛装起来埋葬的意思。
由此再进一步引申,才有了今天的“财产”“财经”等词汇。 那么说到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古文字学家们注意到,这个字的字形演变中,最后两个步骤存在异化现象,即由“示”字形变到从“贝”的字形以及之后的小篆字形,这个过程好像有些莫名其妙,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突变呢?原因就在下面要讲的“币”字身上。
先来看“币”字的字形演变: 它和我们刚刚说的那个“财”字似乎有一点关系,那就是最早的两步字形变化和“财”字相同。不过它最后的字形变化和那个“财”字可一点关系也没有了。这是因为“币”这个字本来就有两种用法(其实很多字都是),一种是作为名词指货币,另一种是作为动词表示交换。当它作为名词使用时,“示”字旁的“币”字出现;而它作为动词时使用,则“贝”字边的“币”字出现。例如《论语•阳货》里有“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对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句话里的第一个“币”字指代的就是货物或者劳役,所以有“贝”字边;而第二个“币”学则是用作动词,因此只有“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