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字五行属于什么?

充柏曼充柏曼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镇”字的五行为土,原因如下: “镇”字的繁体字为“鎮”,部首为“氵”。《説文解字》中對“鎭”的字形做了詳細說明: 由於古文字構形與今不盡相同,為了解釋的便曉,我們需要先搞清楚“鎭”字各部分的意思。 “鎭”字上部的“真”,是漢字部首之一,表義功能弱,通常稱爲“形旁”或者“偏旁的偏旁”;而“鎭”字的下部則是聲符,表示發音。

了解了這些,就可以知道“鎭”的五行屬性了。 首先,我們可以排除“火”和“金”。因爲古人把“水”“木”“土”稱之爲“五行”,是有著深刻的道理的。由於“水”主潤下,而“木”有升騰之相,所以“水木”都是流动的属性,都不適合用來形容“鎮”這樣有實質物體的字形。

剩下來的“土”“金”“水”三樣,則可以用來分析“鎮”字的五行属性。 而依據張其昀先生的《字學匯源》所記載,“鎭”字是“金”字偏旁。 另外,李學勤先生所著的《字體叢編》中收錄了“鎭”字的明代刊本,其中也標明了“鎭”字的金旁。 所以,“鎭”的五行屬性為金沒錯的了! 那麼,金又為什麼不是“鎮”字的本原五行呢? 原因是古文字的偏旁並不是現代的漢字偏旁,而是隨字形而變動的。換句話說就是,古代文字的偏旁位置是可以隨字形而變化的。 例如,上面的“真”字,在“高”“善”等字中都作爲左偏旁。“真”還可以作右偏旁,比如“眞(真)”、“認”等字。又或是作為上下居中的偏旁,像“莘”“身”等字。

既然古代的偏旁這麽灵活,那麼“鎭”字的五行就沒定數了嗎? 当然不是。當字型變化後,偏旁的位置基本上是一成不变的。就像上面的“鎭”字,如果做左偏旁時,一般不會去變動它的位置。而這類字型的“鎭”字,五行屬土。 所以,“鎭”字的五行属土!

屠肇洋屠肇洋优质答主

这个,怎么说呢… 按古代说法的话,“山”和“土”同属中央“中宫土位”; “海”、“水”同属北方坎卦; “林”、“木”同属东方震卦; “月”、“金”同属西方兑卦; “日”、“火”同属南方离卦; “云”、“气”同属西南方坤卦; 而现在看来看来只有前5个字是对的!因为其余的后面两个字“风”“雨”都已经是现代了。 但其实古人认为的字是现在的字的“本象”——也就是它们原本的形状,并不是后来演化出来的字形。所以这些文字在古代都是同一个字。 这个字最初就是由一个甲骨文写的——上面是一个表示山的图形,下面是一个表示水的图形。中间是个表示树木的图形(画在中间的树形可能是为了区分其他笔画)。整个字就表示“高山流水夹着茂密的树林”…… 所以这种形状的字在古代都属于五行中的“土”(当然,从造字法来说,这应该算“会意”)。其中代表“山水”的是“山”“川”…代表“木”的是“禾”“木”…而“人”也是“土”。 现在有些字虽然看起来像“火”“金”或者“水”,其实是古代的五行字。比如:

1.《说文》里的“火”字,这是“山”+“火”的组合……

2.《说文》“玉”字,这是“王”(五行为土)+“玉”组合而成……

3.《说文》“金”字,这是“金”字旁加“戈”字…… 还有很多很多类似这样的字,我也不想一一写了……反正记住一句话就行——“古之‘水’为‘山’所抱,故谓之‘水’;今之‘水’为‘金’所围,故谓之‘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