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首先,作为一个在长三角地区生活的人,可以很明确的说,这个区域不是缺水,而是用水不合理! 长三角地区(江浙沪)年降水量大约为1068毫米,但是人均水资源量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排名53位。这主要是因为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所以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同时工业上大量使用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等问题。江苏北部和河南东部地区还有部分土壤盐碱化现象,这些也都是用水不合理的表现。
其实从地图上看,上海北边的江苏和浙江,虽然经济发达,但是山区面积很大,占到了全省的70%以上,这是天然的水源涵养地;而上海西部有西天目山,虽然海拔不高只有1200米左右,但是雨量充沛,对下游地区有非常重要的补给作用;西南部的青弋江、泾河等河流也是发源于此。所以在自然状态下,上海的缺水应该是结构性的问题,而不是所谓的资源性缺水。
但上海市目前的人口与GDP已经远远超过了正常水平,而可供利用的水资源又相对较小,所以出现了所谓资源性的缺水问题——一方面提倡节水,另一方面从长江取水补充饮用水资源。所以在我看来,长三角地区的缺水问题主要在于用水效率低,而不是水源不足。要解决这一难题,根本还是要提高水价的杠杆作用,让污水、废水重新回到水循环系统中;其次还要加强中水回用、海水淡化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研发,增加可用淡水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