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五行代表什么?
先秦时期,古人认为人的本质是由金木水火土“五德”中的某一项或某几项决定的; 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将五行与五常相互对应起来,作为儒家经典《尚书·洪范》中“八政”的内容之一(其他七项分别是食、货、祀、司空、司徒、司寇、宾)的附会解释。 于是就有了五种德行——“仁”属木、“义”属金、“礼”属火、“智”属水、“信”属土 的说法了~~
然后嘛……汉朝以后的中国历史就是围绕着“五行”和“天人感应”“阴阳学说”展开的了~比如著名的“董仲舒三策”就提到了把“五行”和帝王统治结合在一起的法理依据及具体操作方法——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君权神授”理论啦! 当然这种理论在后世也不断被利用来充当某种政治工具,比较著名的是唐朝时候用来判定武则天的帝位是否合法,宋明的时候则成为反对女性参政的理论武器,至于清朝么……这个就不用说了吧~
PS:以上都是本人胡说八道……如有雷同实属巧合~~~(^_-)☆ PPS:其实呢,五行本来只是一种古人描述世界万物的形态结构模型而已,但是发展到后来,由于“封建迷信”的影响,已经被定性为是“唯心主义”的典型例证~(话说中国历史上很多概念都是这样形成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在提及时流露出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不过,如果抛开其意识形态色彩来看,五行对于认识世界还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