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什么叫建仓?
1.什么是主力建仓 主力,也叫机构投资者、庄家或大户,指资金量较大且能影响当地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参与者,包括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投资中介公司和金融集团等金融机构以及拥有大量财富的富豪和巨富家族。 从字面上看,主力和散户是相对的概念:主力是指持有较多的筹码而控制股价运行趋势的投资者;散户则相反,手中持有的筹码很少,处于被动跟风的地位。在股市中,主力为了达到炒作的目的,必须要吸纳一定的筹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吸筹”。当主力吸筹完毕之后,就会开始拉升股价,在主力介入的初期,由于主力资金量巨大,不可能一次完成吸筹任务,所以通常会反复吸筹。在整个过程中,主力会利用一些技术手段来掩饰自己的吸筹行为,以免被散户觉察到。因此,我们常会发现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后横盘整理甚至下跌的情况发生,这其实就是主力在建仓。 在中国股市中,主力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决定股票的价格方向,操纵市场的涨跌幅度乃至交易量的大小;左右热点的转换和主流资金的流向……可以说,在中国目前的市场体制下,没有主力就无法形成行情,主力是中国股票市场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
2.如何辨别主力何时完成建仓?
(1)成交量。成交量是判断是否建仓的重要依据,如果一只个股在某段时间成交量突然上升,这在多数情况下意味着有主力在进场。因为主力不仅手中有资金,还拥有各种各样的消息渠道,能够知晓许多普通股民不知道的消息。在股市里,主力总是想方设法地收集更多的廉价筹码以供日后操纵股价之用,因此,他们会通过各种手段将中小投资者的筹码抢到手,如打压、拉高、震荡等等。一旦主力完成了建仓任务,那么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洗盘了。一般来说,建仓完成后不久他们就会进行震仓洗盘,但若是在底部区域,主力不会这样做。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成交量的变化来判断主力何时完成建仓任务。需要注意的是,成交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律。例如主力可以在一个时间段内连续放量,然后在下一个时间段内缩量,如此交替进行,这就需要我们多加观察。在主力建仓完毕后还会进行拉升,此时的成交量也会增大。不过,此时与建仓时期的成交量相比会有明显差别,前者通常呈现阶段性放大状态,后者则是呈持续性放大状。
(2)均线形态。很多新手在分析K线图的时候只关注短期指标而不去理会长期指标,其实这是极其错误的。对于任何股票而言,只要时间足够长久,短期的波动都会逐渐消失在市场中,只有长期的变化才会留下痕迹。比如,日K线上可以出现“M头”“W底”这样的形态,但在年K线上是不会出现的。因此,要判断主力是否在某一时期建仓,我们只需要对长期的均线走势进行分析即可。通常情况下,主力在建仓期间会将均线系统进行重新排列,使之变得缓慢上扬或者横向移动。这种改变会在K线图的局部表现出来。当然,有时主力并不会刻意调整均线的走势,而是采取边拉边压的方法来完成建仓计划。这时就会出现一条缓慢走高的均线与若干条向下运行的均线交织在一起的现象。有些主力在建仓时会制造出假突破的图形,以此来诱使投资者交出手中的廉价筹码给自己。当主力将所有的建仓任务都完成以后,均线系统就会呈现出向上加速发散的趋势,并且各个指标也都会发出买入的信号。
3.什么时候建仓比较好? (1)大盘进入多头市场时建仓最好
所谓牛市,就是指股价持续上涨的阶段,一般持续的时间为三年左右,其间会出现几次较大的回调;熊市则为整个市场上行无力,跌跌不休的状态,持续时间约为四年。在大牛市中,每一次回调都是建仓的好机会:首先,股价低,风险小;其次,每次回调都代表前期股价涨得过高需要休整,调整后股价会更具有投资价值。
(2)选择热门板块及龙头股建仓较好 大牛市中总会产生几个领涨板块,它们是引领大盘上行的重要力量,也是主力们集中资金建仓的对象。这些板块的龙头股更是成为众多机构和游资竞相追逐的目标。由于资金规模大,实力强,因此主力常常可以获得较理想的回报。这类个股还具有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即前期经过了长时间的筑基过程,因此一旦启动上涨行情则会一鼓作气直接拉升到头部目标位。
4.如何计算建仓成本? 假设你有10万元用于购买某支股票,在15元的价位上买了1万股,每股成本15元,此时收盘价为19元,那么你此时账户市值为19X1=19万。 那么你的获利空间为多少呢?
19-15=4万元 由此可得你投入的本金增加了百分之四十,获利4万元。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该股未来可能达到的最高价是多少? 一方面要考虑主力是否会继续拉升这支股票,另一方面还得考虑其是否有出货迹象,因此我们只能保守地进行估计。 如果主力继续拉升这只股票,那么它很有可能会涨到最高点35元以上,即最后涨幅达120%以上,那么你的收益还有多少呢?
35-15=20万元 由上述数据可知,如果你的账户市值达到最高值的话,那你可以得到20万元的收益。如果你不想在最高点抛掉手中的筹码,可以选择在合适的时机分批卖出,这样既避免了高位套牢的风险又达到了保